分享缩略图
西安现多例出血热 专家:不会人传人 如何预防出血热?
来源:东北网2021-12-19 14:37:22
大字

【西安现多例出血热专家:不会人传人】

西安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引发有市民担忧。专家表示,不会出现人传人现象。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市民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什么是出血热?

据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经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

出血热是北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每年十月开始,陕西省关中地区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节。近年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中和抗体检测鉴定,证实西安存在汉城型病毒本地感染,陕西关中地区是以汉滩病毒型为绝对优势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区。

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即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务必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如何预防出血热?

防鼠灭鼠是主导措施。

专家强调,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高发病区的16-60岁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到本地区疫苗接种点进行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凡前往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在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任务前可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会使该人的本轮出血热免疫全程失效,除浪费第一针疫苗外,还需重新开始免疫。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专家辟谣吃草莓和出血热二者并无关系

近日,“吃草莓会导致得出血热”的消息传遍了朋友圈。

12月18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以及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得知,吃草莓和出血热二者并没有关系。同时,西安市长安区农业部门已经开展了草莓专项风险监测,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

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染科副主任叶峰认为,出血热跟吃草莓没有关系,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老鼠的排泄物,比如大小便等,当这些污染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且物品没有经过清洗便被人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叶峰说。

叶峰表示:“出血热的预防首先就是不去接触老鼠,其次在打扫卫生时戴上口罩、勤洗手等,这些日常措施就可以避免。”

澎湃新闻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