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20年,15个城市进入“新一线”,成渝双城占据了榜单前两位,重庆更是由上一年的第三位攀升至第二位。
重庆五年从第六攀升到第二
今年是《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的第五年,跟往年一样,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来评估城市2019年的发展情况。
榜单显示,一线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的城市中,合肥和佛山第一次进入名单,依次为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这也是重庆连续五年登上榜单,排名稳步上升,从最初的第6名,到第二年上升到第4名,再到连续两年保持第3名,今年则更进一步,上升到第2名,进步可谓神速。
基础商业指数超过北京
15个新一线城市大致可以形成三个梯队,每个梯队都有五个城市。今年的第一梯队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和西安。它们的综合实力强劲,并在一到两个一级维度上表现尤其突出。
发布机构认为,重庆今年超越杭州,来到了新一线城市第二的位置上。它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跃度与生活方式均位于新一线城市前三。庞大的人口基础支撑起了消费活跃度与商圈实力。今年,重庆在综合衡量餐饮、便利店、超市、服装店总量的基础商业指数中超过北京,排到全国前五。未来可塑性方面,重庆的创业氛围与人才吸引力仍有提升空间。
与一线城市商业实力差距缩小
在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等5个指标上,重庆排名靠前。
商业资源聚集度方面,上海一直是这个维度上得分最高的城市——并且得分大幅领先于北京、广州和深圳。
发布机构认为,与2019年相比,头部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商业实力差距,有着明显的缩小。对头部新一线城市而言,在顶级商圈建设的赛道上弯道超车一线城市并非不可能。在人口规模较大的中西部大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它们的商圈平均每天总共能吸引超过100万人前往。
此外,一线城市之外,成都、杭州、重庆、苏州及武汉城市人活跃度最高,呈现出鲜活蓬勃的城市面貌。在生活方式多样性方面,重庆是拥有书店和电影院最多的新一线城市。
“离开大城市”现象变得普遍(小
未来可塑性是一个着眼于现在,同时能预判未来发展的数据指标。
通过对未来可塑性指数研究,发现一个明显的拐点趋势。在2019年外来工作人口总量超过百万的26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外来工作人口数值相比前一年都出现了萎缩。“离开大城市”的现象正在变得普遍。
发布机构表示,对这条信息的解读不必过分悲观——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些离开的人口必然会流向更适合他们的地方,对流入城市而言又将是一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对流出城市亦是如此。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韩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