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河南兰考:解码星河中学发展之道
来源:中国网2021-09-30 17:10:15
大字

2011年是兰考教育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兰考县教体局各部门的缜密部署下,一座由深圳星河集团爱心资助、县财政全力支撑的新兴校园在兰考道南产业集聚区拔地而起,这就是凝聚着爱心和希望的兰考县星河中学。星河中学是兰考县第一所县直公办初级中学,也是兰考县第一所面向全县招生的全寄宿封闭式管理的初级中学。

星河中学的建设填补了兰考县教体局直属学校的空白,体现了星河集团感恩社会的企业文化,彰显了兰考县委县政府大力兴教的非凡魄力,顺应了广大人民期待兰考教育腾飞的美好愿望。不仅是一项爱心工程,更是力挽兰考教育狂澜,关注民生需求的民心工程。对兰考县日趋严重的优质生源流失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对忙于工作而无力做好子女教育的千万家庭,更是送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2014年是星河三年磨剑、一朝试锋的辉煌时刻,星河中学首届482名毕业生全部被省市重点高中录取,其中兰考一高统招录取312人,体育、理化生实验以及七门文化课考试成绩均是全县第一!一时间,星河火了。2015年以来,星河中学办学成绩更是连年攀升,重点高中平价生录取比例一直保持在93%以上。星河中学已经累计为重点高中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优质的生源质量,为我县高中教育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星河走进重点高中的学生,不仅拥有卓越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具备刻苦勤奋、明理上进的优秀品格,良好的习惯从初中延续到高中,优良的素质从少年传承至青年,星河为学生插上了圆梦理想的翅膀!  

近年来,星河学生高考成绩喜人,重点高校、名牌大学金榜题名的学生比比皆是,高考后来母校报喜的学生成群结队。科学育人、持续给力,这就是星河培养人才、造福一方的底气和实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星河人用十年匠心雕琢星河品牌,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星河的十年里有故事,星河的十年里有传奇。时至今日,在兰考甚至周边县域,星河成为了众多学子向往的求知殿堂,成为了兰考教育的一面旗帜。十年来,星河备受各界瞩目,这瞩目中有初建时期家长质疑的眼神,有发展时期兄弟学校调研的认可,还有当下社会各界对星河现象的热议和反思。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星河中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人说得益于星河面向全县招生,可为什么星河的体育成绩也在全县遥遥领先?为什么在小学远不如同班同学的学生在星河上三年,成绩往往会远远超过原先比他成绩好的同学?有人说,靠的是星河全体教师的满腔热忱,敬业勤奋,但全县工作热情高、努力勤奋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只有星河教师。其实,旁人的关注和议论或许是一时兴起,但解读学校的发展之道,却是我们星河人自己要坚持研究的课题。

星河到底靠什么取得了些许成绩,应该坚持贯彻什么?传承发扬什么?如何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星河创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与星河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员,基于十年来的经历和认知,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星河精神是学校发展的支柱

《亮剑》中李云龙有一段话:“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一所学校也有自己的传统和性格,进而形成这所学校的精神和魂魄。  

星河中学在以郑卫萍同志为首的团队创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建校伊始,困难重重。当时道南产业集聚区雏形初具,而初建星河中学仅有的三栋楼房在一片荒草地里显得格外孤零。很多人不看好学校的发展,认为远离县城的繁华,如此荒僻的角落不可能招生开门;不少教育同行也对星河中学不理解,不认可,不支持,觉得谁要是到星河教学简直是自毁前途;家长们更不愿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小白鼠送到星河中学读书。学校开创人郑卫萍同志愈挫弥坚,她在给上级领导表态发言时说:“学校发展的路上,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波涛汹涌,只要摔不死,淹不死,我就一定要把这所学校干出个样子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学校没水没电,她就自垫资金打井、安装变压器;学校资金紧张,她亲自带领第一批教师打扫卫生、搬课桌凳、背床板,晚上回家每个人都是一身汗一身泥,但第二天一早,大家又精神抖擞的聚在一起,开始新一天的劳作。作为学校的主心骨她常说:“如果你们是一群傻子,我就是个疯子。带领你们向前跑,你们带着干一番事业的心愿来到星河,我不能让你们的希望破灭。”就是这种责任担当,形成了星河团队精诚团结、务实苦干的精神和气质。

星河中学的第一批教师全部来自农村,被县城的老师和家长戏谑称为“土八路”。为了提升教师气质,打造职业形象,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发了工装,可即使我们西装革履也难掩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土气”。记得有一次我带着老师们着正装去兰考一高参加教师培训,大老远就有人说:“穿西装的星河老师来了,还挺神气。”言语之间视我们为另类。郑校长鼓励我们,共产党带领土八路打败了正规军,我们星河教师就是要凭借这股质朴的土气和干劲,开创出兰考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星河首届38名教师,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一口证明自己不比城里教师差的志气。大家默默耕耘,不讲报酬,备课集思广义,上课反复雕磨,自习课上经常有两个老师进班争相辅导,闲暇之余,老师们练习三笔字,学习普通话,每个人都在努力成长,努力奉献。有的老师勇挑重担,生病为了不耽误工作,边打点滴边批改作业;还有的老师因放不下学生,产假仅休了一个月;领导班子坚持每天24小时在校值班坚守,早上5点起床,常常深夜12点还在巡逻查寝。学校不主张教师带病工作,主张大家做快乐幸福的老师,可老师们硬是把努力工作当作了快乐的源泉。老师之间、同学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敢和最强者比拼,敢和最快者赛跑,大家凝心聚力,共同创设了星河中学这个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平台,老师们教学如若不尽心尽力,同学们学习如若不全力以赴,都会感觉是星河中学发展前进的罪人。正是这种奋不顾身的拼劲,这种追求卓越的冲劲,让星河师生不断提质拔尖,成为了兰考教育界响当当的名片。

星河中学的发展成果,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闪光业绩,更是看不见的薪火相传的文化精神。辉煌属于历史,只有精神可以历久弥新。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星河全体师生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务实苦干、精诚团结、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是星河中学行稳致远的支柱力量。

二、教师提升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新课改新教材的执行者,是学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而言,教师是第一位的,是学校的根本和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星河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教师提升的历程。进入星河,就意味着全体教师要从师德修养、个人形象、业务水平等多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星河教师没有寒暑假,我们利用假期进行教师校内培训,进行开学筹备;星河课堂是推门课,每一位老师都要精心备课、认真授课,每周听评课不少于7节;星河教师业务考试常态化,中招试卷全体教师参加,模拟考试毕业班教师陪考,学校自己组织普通话测试和教学技能大赛……一次次历练,一步步提升,过程虽然有点痛苦,但化茧成蝶的喜悦会成就最美的笑容。人们常说名校出名师,在星河,是高徒出名师,名师出名校!

随着学校办学成绩被社会各届认可,各种奖牌称号纷至沓来,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我们更不能迷失自我。譬如骄傲自满的情绪,谋求私利不顾全大局的行为等等,都是侵蚀学校声誉的毒素。为纯净教师思想,锤炼高尚师德,从2017年开始,学校设立了每两周一次的星河师德讲堂,每期选拔学校师德标兵为老师们作报告、开讲座,以身边榜样的力量引领教师队伍健康成长。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教师,是星河中学持续发展的法宝。2018年我们成立《开卷,让梦想飞扬》读书群,为每一位教师配备教育教学类书籍,鼓励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加强校本研修,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训计划,组织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研训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计划,每位教师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校本研究主题;注重教师培训,每学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培训,把专家请进来,让优秀教师走出去,把教师培训当作一个常态化的工作;注重教育教学反思与总结,反思是进步的过程,总结是进步发展的开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学校牢牢把控教师人才培养关、储备关,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让每一位教师做廉洁从教的星河人,做幸福执教的教育人,学校的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精细管理是学校前行发展的保证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特殊要求。学校发展要走精品化道路,精细化管理是必然途径。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星河中学坚持贯彻精细化管理,形成网格式管理格局。主要体现在“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态度上,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就是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做到精妙、精采,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而且能够减轻教师自身的工作压力。二是“细”,就是在实际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落到实处,做到全方位的管理,从小事抓起;三是“度”,就是在实际的学校管理工作当中,重视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以人为本,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学校制度文化和人性文化,把学校工作加以规范、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规范,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的规范。    

“最好的管理是示范”。在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制定精细化的目标管理措施,并逐层分解到每一个级段和责任科室,每一个层级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保证每位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自身的职责清晰。另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校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标准来进行;注重责任和分工明确具体,每一个工作人员能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重视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力度。

星河中学管理者的原则是先做好自己再要求别人,教师向班主任看齐,班主任向校领导看齐,校领导向校长看齐。自建校伊始,学校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星河中学办学章程》《星河中学班级管理细则》《班级事务员管理制度》《班级一日工作常规》《星河中学学生习惯养成标准》《星河中学学生管理细则》《教师一日常规》《星河中学课堂教学常规》《听评课制度和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教师评价细则》等等,这些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精细化管理渗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过程就是制定标准、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管理者坚持“精”“细”“严”的管理原则。在开展工作之前制定相对应的工作计划,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体现精细化管理。

总之,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规范标准或者是程序为依靠,保证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学生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检验

家长怀着美好的愿望把懵懂少年送到星河读书,花样年华是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孩子在学校健康成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标志,更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益和特色的直接显现。“先成人,后成才”是星河的教育理念,在星河不仅能读好书,更能学到做人的道理,三年的初中教育在学生身心留下的烙印,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星河中学追求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要读书,到星河,到星河,能读好书”是全体星河人的追求。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特别注重感恩和养成教育。

首先是感恩教育。在星河中学学习和生活,感恩是每一位师生必须要领悟并且要时刻践行的。因为星河中学本身就是一所由爱心和奉献凝结而成的学校,这也是学校校名的由来。为此我校制定了星河中学校训:“感恩乐学阳光自信”,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奋斗精神;二是智育方面,着力培养学生乐学善思和懂得审美的思想意识;三是体育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自我管理意识;四是美育方面,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书写水平。

其次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紧扣“实”字进行,即“养成教育目标重朴实,养成教育过程重扎实,养成教育效果重真实”。

养成教育目标重朴实:养成目标就低不就高,不搞形式主义,理想主义。从按时起床、整理好内务,认真打扫卫生,到做好课前预习、认真锻炼身体、主动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不大声喧哗,再到见到老师、长辈要问好、按时就寝等细节抓起,逐步起到教育效果。

养成教育过程重扎实:重点突出“全”和“细”两个特点。“全”就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凡事有规范;“细”就是从细微处做起,规章制度具体、细致,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

养成教育效果重真实:关于养成教育的效果,学校强调养成教育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对学生不搞任何形式的突击性迎检,不因接到检查通知而停课搞好卫生、搞内务,要求师生见到客人要注意文明礼貌,政教处巡查,让一切都处在自然状态中,学校“随时能够接待参观”做到不怕看,不怕检,功夫在平时,真抓实干、勤查严管。

感恩养成教育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做细做实,始终如一,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形成星河学子身上的烙印:勤劳朴实、明事懂礼、诚信勤勉、追求卓越。

星河办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家长朋友的信任配合,更离不开星河师生的勤奋拼搏。我们探讨解码星河发展的要素,是为了明确方向和责任,为星河未来的发展探明道路,引领方向。

十年来星河人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星河也仅仅是刚迈上品牌学校的发展之路,每个星河人都要坚守创办省级品牌学校的初衷,戒骄戒躁,慎终如始;传承星河精神,求实创新,敬业乐业;加强自身学习,持之以恒,严格自律;自觉守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进和完善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熏陶学生,发展学生,服务学生,为创建星河教育更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兰考县星河中学校长  胡忠鹤)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