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美国需要团结】拜登宣誓就职,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前总统。
当地时间1月20日中午,在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主持下,乔·拜登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卡玛拉·哈里斯也已宣誓,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亚裔女性副总统。与此同时,唐纳德·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前总统。
▲拜登发表就职演讲。/NBC视频截图
看点1:美国正式开启拜登时代
据CNN报道,拜登的宣誓就职仪式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主持,他的妻子吉尔·拜登为他捧着《圣经》。拜登现年78岁,是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龄最大的总统。
宣誓就职后,拜登发表了就职演讲,重点强调团结、治愈。他指出了美国面临的问题,包括疫情问题、种族问题、白人至上主义、社会分裂等,称美国“在修复、治愈、建设和收获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承诺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总统”,将把“整个灵魂都投入到让美国团结起来”。
▲拜登宣誓就职。/NBC视频截图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拜登的整个演讲比较简单,但重点还是比较突出的,那就是解决国内问题,强调团结、治愈。“拜登演讲直接表明了他的施政重点,即国内问题,包括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种族团结等。他简单提了外交方面,即恢复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美国法律学者、律师张军也表示,今天的这场就职典礼虽然是在疫情、国会山暴乱阴影下举行的,规模缩小、时长也缩短,但整体来说还是很顺利。“拜登就职演讲的核心就是团结,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虽然他以8000万选票赢得大选,但美国社会仍然是分裂的,所以他一再地强调团结、强调治愈,强调这是一个团结的美利坚合众国”。
看点2: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亚裔、女性副总统
1月20日上午,卡玛拉·哈里斯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亚裔女性副总统。
据CNN报道,哈里斯的宣誓就职仪式由最高法院大法官索尼娅·索托马约尔主持,她是美国最高法院第一位拉丁裔大法官,也是美国最高法院第三位女性大法官。
哈里斯现年56岁,她的母亲是印度裔,父亲是牙买加裔。宣誓就职后,哈里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第一位有色人种女性、第一位黑人、第一位南亚裔副总统。她的丈夫道格·埃姆霍夫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第二先生”。
看点3:前任不在的新总统就职典礼
在拜登宣誓就职时,特朗普已落地佛罗里达州,正式成为美国前总统。
特朗普1月20日上午8点离开白宫,在圣安德鲁斯基地发表了短暂的告别演讲,之后就搭乘专机前往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他也成为美国150余年来首位不参加继任总统就职典礼的总统。
▲特朗普告别演说。/视频截图
朱志群表示,特朗普拒绝出席拜登的就职典礼,其实是非常没有风度的一个行为,这也显示他内心里仍然不愿意接受失败。不过,朱志群称,他注意到就职典礼仪式过后,哈里斯和彭斯夫妇有说有笑地交谈了几句,这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彭斯的风度。
看点4:近30年来首个晴朗的总统就职日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1月20日中午,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温度将达到45华氏度(大约7.2摄氏度),天气非常晴朗。
而这大约是美国近30年来,首个晴朗的总统就职日。上一次晴朗的就职日,还是前总统克林顿第一任期就职日,也就是1993年1月20日。
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就职时,就职典礼期间下起了小雨。奥巴马2013年就职日天气多云,2009年的就职日也基本是多云天气。
看点5:国旗替代民众参加就职典礼
以往的总统就职典礼,现场一般都有成千上万的新总统支持者,他们从全国各地赶至华盛顿国家广场,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时出于对暴力骚乱的担忧,拜登的就职典礼现场参与人数不多,大约仅1000人。反之,美国国家广场摆满了美国国旗。据CNN报道,拜登的就职委员会在全国56个州及领地上放了20万面小国旗。
▲Lady Gaga唱美国国歌。/CNN视频截图
看点6:拜登开启任期挑战多
拜登正式就任总统,但面临的挑战并不少。尤其是他就任的前100天,对于他的整个任期非常关键。
张军认为,拜登上任的头100天,只要是他权力范围内能采取的行动,他应该都会去做。譬如在疫情方面,下令联邦政府大楼内须佩戴口罩,呼吁所有民众佩戴口罩等。他还承诺未来100天内让1亿美国人打上新冠疫苗,若真的能实现疫情或许很快能得到扭转。
朱志群也认为,拜登上台之初的首要挑战就是应对疫情,这一点如果他不能很快取得成效,很可能会对他的声望造成打击。除疫情外,拜登可能会颁发一些行政命令,取消特朗普此前颁发的一些政策。他还承诺重回世卫组织、回到巴黎协定等,因此外交上也会做一些事。
看点7:拜登签署行政令美国将重新“入群”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20日,拜登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天签署17项行政命令,这些行政命令围绕解决“新冠危机、经济危机、气候危机和种族平等危机”等问题展开,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观点:
拜登上任,合作共赢是中美唯一正确选择
特朗普走了,拜登就职。
从今天起,美国正式迎来“拜登时代”。
在正式上任之前,拜登反复声言“美国回来了”。这昭示着拜登“重建美国”的政治意图。而美国新任当选总统正式就职,也注定引发全世界的瞩目。未来四年,拜登政府将如何调整美国的自身认识以及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更是备受世界舆论所关注。
在特朗普时代,其“大闹天宫”般的外交政策,给世界造成了极大的扰动,中美关系也饱受冲击。特朗普在告别演说中,着重提到了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与其说这是自我标榜,不如说是给拜登设置障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特朗普的贸易摩擦、技术脱钩之下,中美经贸关系依然保持强劲。
世界大势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为某一群政客的不负责任而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这就注定了,拜登政府未来仍然需要妥善处理中美关系。这既是对美国负责,更是对世界负责。当下,中美关系即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不过,拜登上台之后的中美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特朗普政府在许多议题上挑战和压低中美关系的底线,使得中美关系面临不小挑战。但拜登政府需要认识到,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好与中国的关系,也是对美国人民负责任。
正如此前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的,对中美两国而言,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美方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错误行径。中美双方要开展各领域对话沟通,中方同美方对话沟通的大门始终敞开。双方应以沟通促进合作,以对话妥处分歧。
现实地看,经过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美经济之间、中美与世界经济之间均已经深度融合,无论贸易摩擦还是技术脱钩,都不具有可行性。
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技术创新、货币金融制度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优势尽管依然强大,但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链体系也愈发强劲,生产制造能力持续增强。在新冠疫情之下,中国的生产制造能力更是进一步凸显。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美关系需要继续推进而不是倒退。
无论拜登在就职典礼上说了什么,未来,都需要“听其言,观其行”。美方若希望中美关系减少摩擦多些合作,需要拜登政府切实修正特朗普政府时期一些非理性的做法,让世界看到修复中美关系的诚意。
2020年1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致电拜登,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美关系至关重要,也应看到,整个世界仍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在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面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都经不起继续折腾。美国应该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样子,积极、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并面向未来,与中国一道构建符合双方利益、符合全球利益的新型大国关系。
原标题:乔·拜登:美国第46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