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夜市“线上重生” 烧烤店凌晨迎来用餐小高峰
如今,有的夜宵地因为城市建设,有的因为环境整治,陆续关掉了,而更多的是,人们消费习惯转变了,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
夜宵不再是闹市区吃货的福利。人们发现,那些网红夜宵店在杭州四处开花,外卖让懒得出门的吃货,享受了在家饕餮的机会。
近日,口碑饿了么发布的“杭州夜经济大数据”显示:在外卖等新消费的拉动下,滨江区、余杭区等“非中心地带”的夜经济正在“弯道超车”,区域内外卖消费增长更胜市中心区域。
尽管江干区、西湖区以及下城区等中心城区仍是杭州“夜猫子”集中地,超5成的消费发生在这里,但淳安、建德等线下夜消费较弱区域,也开始了追赶。饿了么数据显示,在夜宵订单中,淳安、建德和萧山居民是对夜间外卖业务偏好度最高的三个区县。
线上夜宵不打烊
杭州人后半夜消费增50%
俗话说“好汉不赚六月钱”,眼下这几天却是外卖小哥周志利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早上9点上线,常常要忙到凌晨2点才能收工。
“晚上凉快,而且路上行人少,比平时白天跑得要快,一单还能多加2块钱补贴。”周志利是90后,七八年前从老家安徽来到杭州,三年前加入美团。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天平均能接到40多单,这其中夜宵跑20单左右,占了将近一半。而像他这样跑夜宵的骑手,在他所在的站点里就有将近30个人。
“在2017年,夜宵单最多到半夜12点,到了2018年,我们都得跑到凌晨2点,忙得停不下来。”周志利和他的小伙伴现在采用轮班制,一部分人12点下班,剩下的凌晨2点下班,确保这样大家都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他告诉记者,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这两年,夜宵外卖逐年增多,战线越拉越长。
“今年以来,基本上每到0点都会有一个用餐小高峰,客流量仅次于7点的晚餐那波。而相比去年,也能明显感受到大家想吃得更好,也玩得更晚了。“据杭州某烧烤店主李老板介绍,其管理的烧烤品牌在杭州有四家门店,每年五月到十月是消费旺季,会从下午5点营业到第二天清晨5点。
如今,李老板的烧烤店仅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就能销售近万串,销量同比增长超9成,而人均消费也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7%。
饿了么数据显示,杭州市民在21时后至次日清晨5时这一时段内,外卖订单量环比大增50%;从时段偏好来看,从0时起至次日5时,居民消费的热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这也使得该时段的订单量占全天份额较去年增长近2个百分点,后半夜消费活跃迹象明显。
而在美团平台,上半年的杭州夜宵王一共点了458单,这位用户应该是晚饭吃得晚,还要吃点夜宵的朋友。在吃夜宵这件事上,和寂寞的上海人恰好相反,杭州人更加喜欢两人一起,选择两人吃饭的比一人多出38%。
从安徽料理到小龙虾和卤味
杭州人的宵夜,越来越重口
一盆盆龙虾端上桌,红彤彤的虾体红光四溢,浓郁的汤汁飘进鼻子,猛吸一口就已觉得爽。一番吸吮后,剥去虾壳,蘸一蘸汤汁塞进嘴中,那一股麻辣鲜香,是谁都不能抵挡的诱惑。
2014年之前,杭州街头还没有那么多小龙虾店,面店也安心地做着面。复茂小龙虾却有了各种口味,十三香、黄焖、飘香、葱烤……吃货们嘴馋,喜欢在夜宵时间去复茂过过瘾。去头去筋的小龙虾,虽少了点仪式感却也足够过嘴瘾。
此后,小龙虾盛行。2015年,从文一路至文二路这一段,一共20家餐饮店,17家有卖小龙虾。那一年,知名龙虾店的龙虾价格全都破百。梁大妈妈的极品龙虾为440元/份,常规的为288元/份;望江门龙虾西施,148元/份;张胡李的招牌龙虾大份卖265元……
如今,小龙虾霸占各大夜宵摊,放眼望去外卖平台上都是小龙虾的身影。而因为相中夜宵市场,跟小龙虾争宠的,还有各大卤味平台的麻辣卤味,甚至是平日里做正餐的连锁餐饮品牌。
往前推几年,杭州人想要在深夜填饱自己的胃,大概最先选择的,会是海鲜大排档、路边的安徽料理、烧烤摊。可如今,杭州人吃夜宵越来越方便,口味也越来越重。
周志利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城西银泰城的绿茶也开始做夜宵。每天晚上10点,堂食结束,服务员下班后,夜宵厨师登场。“他们家有一些烧烤类的,烤鱼、烤肉等,挺受欢迎。”
有趣的是,在美团平台上,男生夜宵下单比女生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