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运动会项目大PK:这项项目流传4000年
2019-09-07 09:55:32
冷兵器时代的狙击枪——射弩
射弩(资料图)新华网/图
也许你对奥运会中的射击、射箭等项目并不陌生,但你知道什么是射弩吗?
射弩多采用民族标准弩,是用金属制成的弩,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盛行。
民族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叫做土弩,是用木头和竹竿手工制作而成的,当时的人们用它作为狩猎的工具。因为弩击发无声,射击的精确度高,并且可以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既可以用它来射鱼,也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苗族的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备弩箭,自幼习射,还常常进行比试,后期广泛用于军队征战。
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云南、广西选手进行了精彩的射弩表演,这是射弩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民族运动会的赛场上。1986年被正式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
根据竞赛规则,射弩比赛有团体和个人项目,姿势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均为无依托。比赛场地应平坦、开阔,室内、室外均可,长度不少于30米,宽度可根据所设靶位数酌定,以射中的环数计算成绩。
比赛所用的弩分为民族标准弩和民族传统弩。其中,标准弩重量不得超过3.5公斤,弩身须用竹、木或复合材等材料制成,长不超过80厘米;传统弩应为手工制作,重量和弩身长度不限,弩身、弓片等须用竹、木材料制成。
随着射弩运动的发展,射弩比赛中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弩,也就是现在的民族标准弩。以前由于比赛规则滞后,民族弩和标准弩的选手混在一起比赛,为了使比赛更加公平,到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开始将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分为两个组,分别竞赛。
责任编辑:郝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