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运动会项目大PK:这项项目流传4000年

“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陀螺

陀螺(资料图)正北方网/图

陀螺一飞旋,童年就回来了。

陀螺,又叫“打陀螺”“打老牛”,是青少年较为熟悉的玩具,也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如今这项古老的运动已经风靡世界,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

别看市面上各国版本的木制、钢铁、塑料陀螺风行一时,其实中国才是陀螺运动的发源地。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风岭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因此陀螺又有“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之称。

陀螺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身,看似在玩,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健身了。每一鞭子抽下去,看到陀螺飞旋,浑身上下都得到了运动。想让陀螺转得又快又稳,需要有强健的身体,还需要有高超的技巧。

陀螺形状各异、玩法多样,深受彝、壮、佤、瑶、傣、黎、畲、白、基诺、拉祜等少数民族的喜爱,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

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比赛项目,自此陀螺逐步由民族民间游戏登上了中国民族体育竞技的大舞台,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更名为陀螺。

民族运动会上的陀螺比赛在平整无碍的地面上进行,由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抛掷自己的陀螺击打守方的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分。这项比赛极具观赏价值,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优美的动作以及高超的技巧都会让你眼界大开。

<  1  2  3  >  


责任编辑:郝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