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游中国视频走红海外!镜头里展现的中国,对外国人有什么魔力?

【老外游中国视频走红海外】“亲自来看一看,才知道中国是什么模样。”近年来,越来越多老外因探寻中国的魅力而来,或旅游或居住,自发担当起中国故事的传播使者,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们拍的不少旅游、生活等视频,发到外网后成了爆款。下面跟的,满满都是“没想到”“路转粉”等评论。

这些视频为什么能火?镜头里展现的中国,对外国人有什么魔力?

霸屏b站的老外游中国vlog图源哔哩哔哩

好奇心

寂静的深夜,中国街头十分安静,大多数人沉浸在梦乡之中。这对中国人来说,习以为常,但英国人克里斯一家却对此感到震惊。

最近,克里斯带着一家5口来到广州旅游,却在凌晨迷了路。他们背着包,拉着行李箱,在空旷的街道上寻找酒店。面对晚上良好的治安环境,克里斯不禁发出感叹:“It's crazy!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他拍着视频边走边说,原本以为这样的时间,街道上应该冷清且可能不安全,但他惊讶地发现,不仅街道灯火通明,而且治安状况极好。更让他意外的是,当他们一家人在街头徘徊时,居然有人主动走过来想要帮助他们。

“居然”一词,足见他的惊讶程度。

好奇,是克里斯一家探索中国的动力。以往从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了解中国,使他们有着一些刻板印象。然而当真的来到中国,他们才发现这里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他们第一次踏足中国,已游历了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城市。他们将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用视频形式记录下来,发布在YouTube上,在外国网友中引起轰动。不少视频,都有10万+的点击量。

几百年前,《马可•波罗游记》向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如今,带着好奇,越来越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旅居。他们在中国的生动体验和感受,化作一个个鲜活的视频,传播到世界各地。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中国成为唯一一个进入促进旅游业发展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

打开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我们看到一大批外国人在中国拍的视频,标题上频繁出现的词有“unexpected”“never expected”“not what we expected”,或者一些惊叹词,用以描述他们受到的视觉与文化冲击。

一些老外也会用看似“负面”的方式来吸引注意,比如“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不宜前往”等,但视频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国与他们心中构想的迥然不同之处展开,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在视频中,他们频频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所感动,对中国的美食、先进设施以及安全的治安环境赞叹不已。

这些视频为何能吸引人?

“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的生活,透过镜头,他们发现这里有现代化生活,有传统文化,改变了他们原来的印象,也引发了他们的强烈好奇。”有网友说。

在TriFate Lifestyle上,一名美国网友看了老外拍的中国视频后评价说,过去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很局限,因为在学校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关于中国的知识,这些视频打开了他们新的视角。

“无论你对中国有什么看法,不如先看看这个国家什么样,听听中国人在想什么。”这正是许多拍中国视频的老外们,想传达给世界的声音。

真实的中国

相比一些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洋媳妇露丝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

来自非洲乌干达的她,移居丽水已有10年。她拍的浙江乡村视频,让她坐拥1200多万粉丝。

刚到中国时,露丝对一切都很陌生。但很快,中国人的热情善良,让她放松了下来。越了解越喜欢,她坚定地想要融入这个大家庭,成为中国媳妇,学习中文,学做中国菜,尝试着去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第二家乡”。

闲暇之余,她和丈夫一起录制了很多有关丽水农村的有趣片段,用自己真实的生活展现着中乌两国文化的融合,也传递着爱与尊重的价值观。因为朴实真诚又接地气,他们的视频受到了广泛关注。

如果说,露丝眼中的中国是美丽惬意的;那,毛里求斯姑娘苏玛眼中的中国,则是刚毅勇敢的。

苏玛2003年就到中国求学,后来成为温州和平国际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疫情防控期间,她作为外籍志愿者,每天站在高速出口对来往车辆进行防疫检查。她为中国抗疫的专业和高效点赞,更为一些海外社交媒体的恶意揣测和诽谤而气愤。

于是,她开始拍摄视频,从医生角度解读中国,最多的一条视频点击量超过25万次。

苏玛现在成了毛里求斯的“网红”。这个有120多万人口的国家,因为苏玛的视频,有知名医生为之前对中国的误解道歉,有网友希望看到更多中国信息。

因为真实,这些老外们从不担心缺少素材。他们说,自己的生活就是无限的资源,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山东“上门女婿”挪威人克里斯,因为拍摄“偷学”农村美食的视频,粉丝迅速上涨到2000多万。

中国的农村,和他的家乡不同:百年老屋、小桥流水……处处藏着独特的中国符号。

镜头里,克里斯跟着村民学做炸酱面、臭豆腐、螺蛳粉、泡椒凤爪等,还热心解答外国网友“为什么吃有口水的鸡?”“老婆饼里老婆在哪里?”这些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有趣问题。不同肤色、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粉丝,都为他点赞。

回到挪威后,克里斯不仅让自己的家人吃中国菜,连他的邻居也喜欢上了中国食物。他还把跳皮筋、广场舞等中国特色运动,介绍给了更多挪威人。

在露丝、苏玛、克里斯等人拍摄的视频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逐渐认识和亲近中国。在他们的视频下,每天都有很多网友来急着“催更”。

能跨越国界打动人心的,无非是真诚二字。这些老外们镜头里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自然淳朴的乡村以及勤劳乐观的人民,展现了中国人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最真实情感。这也是这些视频能火“出圈”的最大流量密码。

开放“朋友圈”

“中国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无知才是我们的敌人。”有外国网友这样感慨。

这些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爆火的老外游中国视频,像一座座桥,连接起外国人“近距离”看中国的通道。

1000个外国人眼中有1000个中国。一个人或许不具备影响力,10个人、100个人、1000个人、10000个人……涓涓细流就能汇聚成抗衡对中国谣言抹黑的洪流,进一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据《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促进旅游业发展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高收入经济体占绝大多数。作为中高收入经济体,我国正通过各种举措加大开放,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

《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显示:中国成为唯一一个进入促进旅游业发展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其中旅游观光最多,占三成以上。

中国入境旅游升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免签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免签入境的外国人,在一季度达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说,“签证政策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移民局发布了5项跟签证及通关便利化相关政策,比如可以实行口岸加急签证,就是平常所说的落地签,还有到一个地方可以有72小时或144个小时过境免签。”

持续加大的开放脚步,也激发了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的热情。

在上海一家咖啡厅,德国小伙丹尼尔买了一杯饮品,在线支付的方式让他觉得非常方便。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他深受触动,拍了视频发到YouTube上。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之前对旅行能否舒适有过担忧。但几天下来,出行、购物等便利体验,打消了他的顾虑。

不同于单个老外传播的形式,在侨乡温州,有个特别的现象——一群外国人,组成了一支对外传播队伍,被称为“海外传播官”。

这个群体现在共有120多名外籍主播,来自俄罗斯、葡萄牙、英国、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留学生、外教、商人、企业员工等。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粉丝少则两三百人、多则二三十万人,视频总播放量已超2.5亿次。

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有故事,让城市更加丰满和富有韵味。“不预设立场,不限制内容,鼓励老外们讲述亲眼看到、读到的信息。”温州市海丝国际传播基地负责人许鹏怀说,只有包容、尊重,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开放、友好的姿态。

而这,就是中国最动人的样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