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路子 提供示范!许昌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经验

1023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许昌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有关情况

image.png

许昌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素有“魏都”“花都”“钧都”“烟都”“药都”之称,是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蜡梅文化之乡、烟草文化之乡。

 发布会上,许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小菁介绍,近年来,许昌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谋新篇”,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工作要求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着力打造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思路,尤其是把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许昌实践,以此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目前,先行试验区各项工作呈现出全面深化、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把创新作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73家

杨小菁表示,许昌市深入实施“创新年”行动,连年召开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3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388家,有723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有5家企业入选省创新龙头企业,有18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357家、科技创新孵化平台达到40家,中原电气实验室揭牌运行,许昌智慧岛、魏都智慧岛入选省智慧岛建设名单,许昌市成为拥有多个智慧岛的三个省辖市之一;培育中原学者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1人,77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等33家院所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立项数、获得资金数均居全省第1位。

 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许昌市近年来研究出台10大产业集群、16个重点产业链培育方案,分产业链制定行动方案,目前已培育国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家,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硅碳新材料产业分别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超硬材料产业链纳入国家锻长板重点产业链,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许昌全省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地位更加凸显。

把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主攻方向

杨小菁称,许昌市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所辖县(市)全部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城为重要载体、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空间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有力有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56%以上。

尤其是以“扩中”“提低”增加居民收入,有效发挥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累计新增技能人才32.7万人,近三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超过城镇,在普遍增收的基础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一招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三化三制’改革纵深推进,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持续彰显;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市场主体达到46.3万户,上市企业11家、居全省第3位,获批全省唯一的‘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杨小菁介绍,许昌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扎实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许昌联动创新区成功获批,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德国百菲萨、欧绿保、普赫姆和法国圣戈班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中德(许昌)产业园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国际合作园区,2020年以来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2%。

把人民至上作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价值追求

杨小菁介绍,许昌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连年保持在70%以上;18.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投融资试点城市;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中原科技学院在校师生达到2.4万人,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成投用,居家养老多元化运营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等经验在全省推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