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为什么对大学生很重要?大学生实习要注意这些事!避坑指南来了

【实习为什么对大学生很重要?大学生实习要注意这些事!避坑指南来了】高中的时候你肯定听过这句话:“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上了大学才发现这句话有多假。同学们还没入学,就已经开始和学长打听怎么抢水课、刷绩点;还没弄清学校的收货地址,就要先搞清大厂简历投递网址,实习为什么对大学生很重要?

image.png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实习连接着学生、职校与企业,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关键一环。

实习是就业的缩影,也是职业的开端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实习生叶岳义,学的是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在实习期里,他穿上了工装、劳保鞋,在钣金、喷漆等不同的车间里不停轮转。他告诉记者,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了解汽车的构造,学习汽车无损钣金修复的技术要点,这是实习带给他的收获。“实习让我们走进了工厂,走近了工人,也让我们有机会检验职业技能,树立职业理想。”在叶岳义看来,实习是就业的缩影,也是职业的开端。

“实习连接着学生、职校与企业,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关键一环。”林杰告诉记者,对于职校生来说,“到底是就业,学一门技术重要;还是升学,要一个学历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着实习的选择与质量。

论及实习的目的,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会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会有其他,比如为了给简历增加分量,为了向学校交差等。但不管为了什么,你都要清楚自己最主要的目的,在需要选择的时候,弄明白什么是自己要去做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什么是必须紧握在手里的。无论作出什么选择,都不要后悔。如果你只是为了一纸证明,去放弃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来之不易的机会,那么在未来的道路上,你很有可能也会同样犯拎不清的错误。

image.png

【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有些机会可能来得太容易,但你也要知道,同样的机会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很珍贵的。判断一个机会的价值,不是以得到的是否容易来确定,而是要根据工作本身的内容来决定。机会这种东西,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你以为未来会有更好的,但通常,最好的就在眼前。

●大学生实习要注意这些事!

image.png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一、黑中介骗取中介费

中介费本来是个合理的收费,但一些非法黑中介只收钱,不介绍工作,或者找个“托”单位,让求职者跑去,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有甚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人都找不到了。

二、各种押金、保证金

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交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借口要求求职者等消息,而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了。

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称以此“保证”学生按要求上班,并答应在打工结束后归还。可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保证金却不见踪影。

三、传销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现贷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

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骗子的陷阱里,

如何分辨哪些是陷阱,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选择正规的招聘/实习网站

求职者一定要登陆正规招聘网站,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防止网络诈骗。正规的招聘网站都会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招聘方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职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以防止虚假信息的发布。

警惕“职业中介”“职业介绍所”,主动出击帮你推荐工作的中介大多不可信。

●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

求职者在登记电子简历时,虽然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但要注意对某些资料的保密,如:

家庭电话与手机不能同时添加至简历中: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发到网上;照片最好选用标准证件照。

●核实招聘/实习信息来源

辨明招聘或实习信息的来源是否为真,观察它是否来自官网非常重要。不要去非官方的钓鱼网站,也要小心所谓的中介。

怎么找官网?

现在各大搜索基本都提供了一个官网功能,搜索结果后会标注官网或official点进去一般是正确的,可通过对比,观察实习信息是否来自官网。

怎么判断是否来自官网?

看主域名是否和官网一样。二级域名要在主域名之下,主域名必须和官网一模一样,如果错了一个字母都有可能来自于伪装的钓鱼网站。

●警惕招聘/实习陷阱

试用期陷阱

陷阱形式

①仅在试用期聘用新人,一过试用期就以各种理由辞退

②非法延长试用期。

见招拆招

面对这样的招聘,求职者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应该落在白纸黑字的书面上。同时可考察该单位用人的情况,如果人来人往、怨声载道,则尽早离开。

粉饰岗位陷阱

陷阱形式:招聘单位在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

见招拆招

求职时先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询问工作细节。注意头衔好听,却强调无需经验的岗位,多数存在陷阱。

●发觉被骗,一定及时报案!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況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求职受骗情況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综合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网络

图源新华社图片

责任编辑:王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