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运(汴)河遗址 讲好大运河岸的杞县故事

“汴河兴,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为大力弘扬大运(汴)河文化,探寻大运河文化遗存,讲好大运河沿岸的杞县故事,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7月13日,杞县县委宣传部、杞县文联组织开展了“‘探寻大运(汴)河遗址讲好大运河故事’作家摄影家采风创作活动”。杞县政协副主席曹威,杞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清怀,杞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刘慧敏,杞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董晖,杞县纪委监委主任科员贾永强和部分政协委员、作家、摄影家等20余人参加采风创作活动。

(摄影:罗珍 李丹丹)

当天上午,采风团一行考察调研了大运(汴)河进入杞县的平城乡白坵村,参观了城郊乡马头村惠济河的自然风光和美景,考察调研了大运(汴)河出杞后的裴村店乡唐屯村大运河古桥遗址,现场聆听了有关大运(汴)河的传说故事。采风团从杞县平城乡白坵村出发,站在白坵村西头的大运(汴)河入杞处,杞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孝广向大家讲述了大运(汴)河流经杞县的概况。

(摄影:罗珍李丹丹)

杞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清怀表示:“此次活动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让我们共同探寻大运(汴)河杞县段遗址,大力研究、挖掘大运(汴)河杞县段的历史、文化,讲好大运(汴)河杞县段的人物、工程、漕运、风俗等各种故事,以文物遗址为依托,使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为展示杞县对外形象、推动杞县对外的影响力贡献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力量!”

站在如今正在修葺的惠济河岸边,看着一渠流淌的清水,杞县政协副主席曹威深有感触地说:“大运(汴)河流经杞县,是古代杞县人民的福泽,承载了古代杞县宝贵的文化记忆,我们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要深度挖掘,梳理大运(汴)河杞县段的文化内涵,以回望家园讲好勤劳勇敢的运河岸边杞县的故事,以民族情怀讲好大运(汴)河杞县段和杞县人民变迁的故事。”

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震表示:“开展‘探寻大运(汴)河遗址讲好大运河故事’作家摄影家采风创作活动,让作家、摄影家们通过文艺的视觉宣传好、讲述好大运(汴)河杞县段的故事,对于提升杞县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保护传承利用杞县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杞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杞县县委宣传部 叶中琳 刘启旸 罗珍 李丹丹)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