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鸭湖:人与自然和谐的天堂

到豫南不看宿鸭湖,就好比去北京不参观颐和园,到南京不参观玄武湖,到昆明不参观滇池。

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出发,一直向东约20公里直奔宿鸭湖,远远的就看见湖岸郁郁葱葱,恰如一颗璀灿绚丽的绿宝石,镶嵌在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上。她虽比不上湖南洞庭湖的浩瀚,杭州西湖的秀丽,无锡太湖的温柔缠绵,但她却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湖,更像一位妙龄少女,婷婷玉立。

到宿鸭湖的时候,天阴有雨。至刘大桥桥头下边的村庄,有船家热情招呼让坐渡船游玩。不多时,小船已经逐渐的靠近湖中小岛,远远的看到有白鹭和不知名的小鸟在芦苇间飞舞,越是靠近小岛,鸟的鸣叫越是清晰,众多的鸟鸣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咦!那不是一群大雁吗?或低掠于水面,或飞翔于天空,好一幅别具一格的天然国画;近观碧波荡漾,白帆点点,湖上捕捞队正在起网,银白的、淡黄的、浅黄的鱼群,闪耀着鳞光,在网内不停地跳动,给这静谧的湖面平添了无限生机。

荡舟湖上,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湖底,神出鬼没,来去无踪,犹如顽童,捉弄游人。水库西北部有万亩芦苇,随风摇曳,碧波荡漾,婀娜多姿,来到那里,一种娴雅脱俗的神韵就会油然而生。湖中有一座“岛屿”。据说这座“岛屿”曾经是灶烟袅袅,鸡鸣狗叫的村落,但它已失去了使用功能,这里虽经多年风吹雨打,然房屋根基仍依稀可辨,留给游人更多的遐想。

河堤已全被石头包裹,堤顶的水泥路面正在整修,每隔一段距离后,绵延的石堤便留有一缺口,可供游人沿石阶下堤观景。一段行程后,看见堤边一指示牌上标注:董永遇仙处,于是按箭头所指下了河堤,垂柳行内一凉亭掩映其间,亭内一乌龟背驮石碑,上面一行楷书大字:董永遇仙处。背面详细的碑刻了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

凉亭的南边,一棵一搂粗细的柳树卧倒在水边,柳树折断处缕缕青烟飘起,不知何人将柳树点燃,看柳树的枝叶和其他树木没什么两样,怎么会着火呢?何况也没有听到雷声。再看水边垂柳,个个形态各异,或直立,或斜生,无论直立还是斜生,都是一律的苍劲。

又前行一段距离后,看到在一处大坝的缺口处,有五六条机动船在卸河蚌,走近前,发现有的河蚌用足有四五斤重,热情的介绍道:这可是我们宿鸭湖的一大特产,绝对自然生长,你们若喜欢吃就拿几个大的带回家去。瞧!被誉为“人造洞庭”的宿鸭湖沿的风光已美得超乎寻常。

湖风吹来,凉爽宜人,是炎热夏天纳凉、休闲的好去处。芳草纷飞的岸边,鸭鹅嬉戏打闹,牛羊悠闲自得,老人持竿傍水,陶冶情志。黄土夯筑的坝上,遍植垂柳,柳丝梦幻般垂向水面,时见麻雀上下,紫燕来去,间或也有一两只喜鹊踏枝。

绿油油的堤外,高大的白杨,成行成林,组成风光殊异的绿色长廊,既遮荫凉,又挡风雨,那种气势,那种风韵,几乎可与郑州的金水大道媲美。自从和宿鸭湖有幸结识,你一定会对宿鸭湖产生一种别样的眷恋,粼粼波光常在意念中闪亮;莺歌燕语,常在耳边回荡。

如今的宿鸭湖湿地,已成为“珍禽王国”、“候鸟天堂”,构成了中原平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驱车行走在绿色的园野里,寻找那久违的”归去来兮”,如浴春风,洗礼心灵。

让音乐随风在田野上飘荡,恍惚如行走在维也纳森林,聆听春之声;让车速忽急忽缓,幻想驰骋在辽阔的草原,牧民般长啸无字的歌声;羁鸟恋故林,池鱼思旧渊,我们又回归了大自然,体会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景,展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画面。那是一幅“雁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鸟和谐共享生态的绚丽图景。

到豫南,来到驻马店,不去宿鸭湖,你会遗憾的。(供稿:驻马店市文广旅局)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