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大营镇: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整洁干净的路面、错落有致绿植、古朴的石桌石凳、详实的典故传说……,2月21日上午,走进尉氏县大营镇黑凡村陈平文化公园,感受到了这个村庄的独特魅力,这是该县大营镇积极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做好保护、活化和发展、建设之间平衡,把“根”和“乡愁”留住的一个缩影。

(尉氏县大营镇黑凡村陈平文化公园)

尉氏县大营镇地处中原,紧邻郑州、许昌等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史上名人辈出,民间故事传说丰富,乡土文学情分厚沃,比如该县大营镇黑凡村的陈平文化公园、君李村的蔡祠茂林、卢家村的山川寺遗址等等,每一处都蕴含着文化,每一寸都承载着乡愁。

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传统文化“软实力”。近年来,该县大营镇聚焦高质量发展,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为目标,把发掘历史文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因地制宜,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全面摸排镇域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陈平墓、蔡祠茂林、晏婴冢、郝家望楼、山川寺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并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契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持续完善村庄道路、绿化、亮化、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拆除乱搭乱建,整治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保护修缮历史古迹,丰富本地历史文化内涵,传承本土历史文化,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尉氏县大营镇黑凡村陈平文化公园)

“一个村庄的传统文化是最宝贵、最永恒的财富,如何让这些文化记忆离村民更近、与村庄永存?这是我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深度思考。”该县大营镇党委书记任志勇介绍说,修建时我们除了对历史古迹进行悉心保护和修缮,各村还结合各自的文化特色,将文化因子注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个具有村庄特色的文化长廊、休闲游园,成为扮靓村庄的别致拼图,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让村民在散步休憩时就能与村庄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真正将传统文化记忆融入村民生活。

目前,尉氏县大营镇共完成了陈平墓、蔡祠茂林等6个示范点的建设,在保留历史古迹现有古树和原始地貌的基础上,通过对示范村整体环境整治、周边道路修缮、路灯亮化、景观绿化、建设相应配套设施,打造治理样板,满足了乡村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了乡村文化自信,加快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大营镇将在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局谋划、久久为功,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为大营镇高质量发展赋能。(尉氏县委网信办供稿 张玉玲)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