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明确2.5天休假!河北、浙江、江西、甘肃等地已经推行实施

定了!多省即将落实2.5天休息制

多省明确2.5天休假 两天的周末,一觉醒来大半天没了,再来一觉周末过去了。假期不够用?想多来一点?近日,多地提出推行每周2.5天假期,“周末plus”真的要来了。

多省明确休2.5天


【多省明确2.5天休假】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鼓励“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此后,10余个省份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如今,为了拉动疫情后消费回补,多地再提推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

3月3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将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

3月24日,浙江省发文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3月19日,江西省发通知称,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

3月12日,甘肃陇南发通知称,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等。

为了更好地刺激文旅消费,有的省份还同时安排了消费券或“周五下午景区门票半价”等配套政策。不难看出,2.5天弹性休息的核心在消费而不是休息。


4月25日,湖北利川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消息:利川出台2.5天弹性休假等实举,用工会经费为干部职工购买旅游年卡,倡导干部职工到州内旅游消费,助推旅游业恢复发展。

安徽:4月24日安徽省通知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制度,真正把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实处;

目前,已经有安徽、江苏南京、河北、浙江、甘肃陇南、江西等多地出台“一周2.5天假”的措施。这一政策,你怎么看?

2.5天休假模式怎么休?


2.5天休假模式,即周五下午+周末的小短假调休方式。主要体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

《意见》明确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2020年4月,多地提出推行每周2.5天假期。

2015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

1、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

2、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3、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但是,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不是要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周五下午工作时间要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

围绕周末“2.5天假”,一些网民也提出质疑,究竟是休假还是“挪假”?政策落实不到位,会不会带来新的不公平?

能不能休?晋中市政府文件中明确,政府窗口单位暂不执行“2.5天周末”。吉安、上饶等地政府窗口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政府文件没有明确规定,但单位内部不鼓励员工周五下午调休。一些中央、省属企事业员工透露,即使所在地推行,但由于是条管单位,上级单位没有执行,下级单位也无法实行。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杭州、四川内江等地一些企业也开始试行员工周末“2.5天假”模式。

怎么休?国务院办公厅相关负责人1日指出,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明确规定,不能直接把周五下午工作时间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对于将周五下午休息时间计入带薪年假时间的,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政府工作、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利益,不能不顾实际简单从年假或法定节假日中扣除。

效果如何?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旅游所所长曹国新说,以江西为例,根据往年旅游数据,旺季6个月的游客数占了全年游客总数的绝大部分,剩下6个月淡季游客数占比较少。多地“2.5天假”实施时间集中在春夏或夏秋季节,可能造成景区游客增加,游客旅游体验下降。

另一方面,“2.5天假”使得公众出行多为短途旅游,目的地集中在城市周边。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不少城市和周边乡村旅游点的数量、服务能力都有待提高,短期内休假拉动消费的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责任编辑:张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