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如何做好教学衔接问题 疫情耽误的时间如何弥补 河南中招考试时间问题和校外培训机构何时开课 听听她怎么说
中国网郑州4月1日电 3月31日下午,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第四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省教育厅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返校复学后,河南省教育部门将指导各地各校,按照“全面摸底、精准诊断、一人一案、分类施策”的原则,扎实做好教育教学衔接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考时间问题
3月3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视频会议,明确2020年的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鉴于高考推迟进行,河南省中招考试也将考虑相应推迟,具体考试时间待研究确定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复学后教学衔接问题
做好居家网上教学和在校日常教学的有序、有效衔接,是恢复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特别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还能省分期分批返校复学,如何做好网上教学与日常教学的有机衔接,是复学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延迟开学期间,还能省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各地各校制定在线教学方案,科学安排线上教学课程。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广大教师坚守疫情防控的“教育阵地”,以在线教学的方式,键对键、屏对屏,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实现了延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目前,线上教学总体平稳有序,有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落实。
但是,线上教学客观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堂互动性不够,师生及时性交流不便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学习效果。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返校复学后,全省教育部门将指导各地各校,按照“全面摸底、精准诊断、一人一案、分类施策”的原则,扎实做好教育教学衔接工作。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一要精准分析学情。加强教研指导,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复课后第一时间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逐一摸底诊断,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测评,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盲点、弱点。
二要调整教学计划。根据线上教学整体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对已开展线上教学的各学科,要利用足够时间,采取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补漏、个体辅导等形式,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强化“限时练”,防止“夹生饭”。
对没有开展线上教学的学科,如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则要实施“零起点”教学,并在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确保全面落实教学计划。
三要开展差异化辅导。对因特殊情况仍不能返校上课的学生、因线上教学条件保障有困难的学生、防疫一线人员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困难学生,要“一人一策一表”,落实针对性学习辅导和关爱帮扶措施,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针对疫情期间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精准咨询疏导,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要强化协调联动。教学衔接不仅是时空衔接、课程衔接和知识衔接,而且是育人衔接、心理衔接和家校衔接,各地各校应建立联动机制,师生家长应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帮助学生更好更快融入校园。
关于疫情耽误的时间弥补问题
河南省中小学是在原定的开学时间,2月10日起,开始了网上教学工作,目前中小学已经进行到第8周。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不太适应网上学习,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订兼顾所有学生的查漏补缺方案。
为巩固学习效果,返校复学后,原则上按照中学安排4周左右、小学安排3周左右时间开展教学衔接。
由此占用的正常课程时间,可以通过调整周末或占用一定暑假时间进行弥补,小学不需要占用周末。具体调整计划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并及时报省教育厅备案。
河南省教育厅严把“复学第一课”。延期开学期间,还能省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已经把“复学第一课”作为复学准备的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安排。最近,中宣部、教育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又再次强调,各地各学校都要严格认真落实,要突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信念教育等“四个教育”,使“复学第一课”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
河南省教育厅将统一制作下发“复学第一课”视频教材,供学校学习使用。希望学校和老师发挥聪明才智,为学生上一堂铭记一生的“复学第一课”。
校外培训机构
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当地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返校复课前,一律不得组织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全面返校复课后,经所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培训机构方可重新开展线下培训业务。经批准开展培训的机构,必须参照普通中小学疫情防控标准和要求,建立健全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稳定。(张晨)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