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河南焦作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中国网郑州9月30日电“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奋力谱写出重彩更精彩焦作篇章”9月29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焦作专场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焦作从昔日一个仅有2.5平方公里、2.85万人口的矿区小镇,发展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城市。

新闻发布会现场

富裕焦作

经济:焦作市生产总值从1956年的1.7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371.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17元增加到6.63万元、居河南省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92元增加到2018年的3.1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6年的43元增加到2018年的1.76万元;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890元、居河南省第3位。

工业:焦作市工业上抓转型升级,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三大改造”,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成长,以蛮蛮云、浪潮、中关村在线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突飞猛进,以中原工业设计城、焦作地理信息示范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加快培育,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生物产业基地。六氟磷酸锂、气缸套及核黄素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

截至目前,焦作市上市企业8家,居全省第3位。农业上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农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农业:焦作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小麦平均亩产达570.5公斤,小麦种子繁育稳定在100万亩、占河南省的四分之一。形成了面品、怀药、乳品、肉品、饮品等9大类18个优势产业集群,其中14个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2个,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和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均位居河南省前列。

焦作有论朵卖的云台冰菊,有药食同源的铁棍山药,有堪比水果的荷兰小番茄,蒙牛焦作公司成为河南省最大乳品加工龙头企业,伊赛牛肉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服务业:焦作市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医疗保健融合发展,“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的名片越来越亮,被国家确定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1%。

2019年5月份,因城市转型发展成效突出,焦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享受经济转型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的支持,在2019年国务院大督查实地督查中“免督查”。

创新焦作

深化改革:高质量做好“规定动作”,加快政务服务“一次办妥”改革,成为全国首家市县乡村“四级联创”的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走在了河南省前列;在河南省率先建立企业人才服务团,启动实施全国首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建设。

高标准谋划“自选动作”,在河南省首家设立改革创新奖、企业创新奖,创新发布“引才聚焦”政策,各项奖励标准和支持力度均创历史新高,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对外开放:依托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和“一赛一节”等开放平台,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中内配牵手德国莱茵金属、风神与意大利倍耐力整合、新开源兼并美国BV生物科技公司,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的经贸往来,进出口总额长期居河南省前三位、去年达161.5亿元。

郑焦一体化发展:坚持交通先行,郑焦城铁运营后经常一票难求,太焦高铁建设紧锣密鼓推进,郑焦“半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呼南高铁、新焦联络线等工程也在开展前期工作。

桃花峪黄河大桥通车运行,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加快建设,内联外畅的大交通体系正在形成。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焦作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76、河南省第三。

焦作特产铁棍山药。

美丽焦作

焦作始终以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8年财政民生支出208亿元、占焦作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3%,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脱贫攻坚战:已有122个贫困村、8.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新实施的“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建档立卡贫困户失智失能重残重病集中医养工作实现全覆盖,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奠定了基础,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民生实事有序推进:焦作围绕群众需求,坚持每年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和办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受到国务院督导组肯定,“百姓文化超市”被文化部评为20个优秀群众文化品牌之一,“探索大病补充保险的焦作样本”叫响全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全省深化医改和健康扶贫工作现场会在焦作召开。

生态建设多点突破:焦作市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法治化手段推进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四水同治”、国土绿化提速等行动,焦作市森林覆盖率达32.5%,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城市新增水面1万亩,大气环境质量持续转好。

社会治理亮点纷呈:“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和“党群360”项目制治理模式在全国推广,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焦作城市宜居和获得感指数均居河南省第一。

焦作太极拳

平安焦作

河南焦作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高举党的思想旗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焦作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16年以来,焦作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污染围城”集中整治,仅用40天就根治了北山长达20余年的私挖滥采顽疾,仅用4个月就圆满完成了搁置8年之久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

在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激励下,焦作市党员干部克难攻坚、干事创业激情空前高涨。持续从严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通过党建综合体、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评组织、评书记、评党员“三评”活动,焦作市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升,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焦作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发展,既经历过煤城的辉煌,也经历过转型的阵痛;既经历了艰苦创业的艰难曲折,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焦作市将持续加快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进一步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奋力谱写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焦作篇章。(张晨)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