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回应招教男性考20分进复审】近日,一张“厦门教师招聘资格复审名单”截图引发网友关注。在这份名单中,“小学语文教师(男)”这一岗位的第六名以20.13分的成绩进入了资格复审。厦门市教育局对此事回应称,笔试没有合格线,资格复审对象以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拟进入面试人数与岗位拟招聘人数3:1的比例确定,不足3:1的以实际人数确定拟进入面试人选。
虽然教育局称,进入复审名单,并不等于录取,但笔试考20分也能进入复试,很难不让人惊讶。有网友说,20分的成绩,已经不是能力问题,更像是态度问题,一看他就没有好好准备、认真参考,为什么要给其复试的机会呢?如果不论分数多低都能进入复试,那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组织笔试,初次选拔的意义又在哪里?
对此,教育局回应,市属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岗位要招收2名男生,2名女生,其中男生岗位原本9人报名,结果3人缺考,按照“拟进入面试人数与岗位拟招聘人数3:1的比例”,参加考试的六个人必须全部进入面试。言外之意,让20分考生进来,是为了满足复审人数的比例要求,符合游戏规则,要怪就只能怪前来参考的男生太少,没有太多优秀者供挑选。
如果背后没有猫腻,不出意外的话,相信这位20分考生复审通过的几率微乎其微。不论他自己,还是教育局,可能都清楚,他只是被拉过来滥竽充数,充当陪跑。且不论这位男生愿不愿意,这样做有何必要呢?虽然教育局口口声声说是按比例划定,但招考规则里也写明了,如果不足3:1,以实际人数确定拟定进入面试人选。可见,若教育局一开始设置了笔试的合格线,不管最后有几人达到要求,一样可以组织面试。“3:1”的比例设定,并不是一个不能跨过的门槛。
本来,面试环节设置人数比例,是为了多方面地考察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不以分数论英雄。有些人可能综合能力比较强,但考试能力比较弱,又或考场上发挥不好,笔试成绩不突出。在基础理论知识达标的前提下,放宽面试人数,就能给他们多一次的机会,减少遗珠之憾。另外也是出于公平竞争的考量,避免萝卜招聘或因人设岗等现象的出现。可是,让一个20分的考生进入面试,既无关公平,跟多元化选拔也沾不上边。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比例要求,则有形式主义之嫌,于当事人于招考单位,都是在做无用功。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3:1”的比例设定,而是当地教育部门一开始没有设置笔试的合格线。虽然最后决定录取与否的总成绩中,也有对笔试成绩的考核,但笔试所占的比例低于面试,那些低于及格线的人,仍有逆袭的机会。但无论一个人面试表现有多突出,若连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不好,人们很难相信他能教好学生。本来,设置面试最低分数线,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都有分数门槛,笔试都要达到60分才能进入复审。教师招聘考试为何要搞例外呢?
从事老师工作,知识水平应该是基础,教学能力是辅助,这其实类似于0和1的关系,知识水平就是那个1,而教学能力则是1后面的0,如果连知识水平都不达标,后面面试当中的表现再好那也只是井中月,水中花。任何带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理应是优中选优,这个前提就在于被选择的首先得具备优的标准,才具备被选择的资格。如果连优的标准都没有达到,还能参加后面的面试,即便大家都知道被选上的概率极低,那也是消解整个考试的严肃性。
如此不设门槛导致低分考生进入面试环节并非只有厦门,去年长沙高新区教师招聘,有一男性应聘者4分进入复审,工作人员称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学生不够阳刚,提升男教师比例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这一次20分的考生同样是一个男生,因此不少人怀疑这笔试成绩不设门槛,按比例进入面试环节,客观上是降低了男生的选拔标准。
可能是鉴于以往的风波,《厦门日报》公号“厦门招考”消息称,从厦门各区公布的数据看,也不是所有分设男女的岗位,男生分数线都低于女生。的确,让低分男考生进入面试,并不代表他们就会被录取。但若连必要的分数门槛都没有,就很难避免大众产生男女区别对待的联想,进而对整个招聘环节的公平公正性产生质疑。
地方想要改善教师性别比例无可厚非,但不能违背择优录取这一大原则。一个20分的考生,能不能进面试,答案很清晰,相信没有什么争议。为了所谓面试的形式要求,不顾应聘者的实际水平,损害教招考试的严肃性,给人荒诞的观感,是不是值得呢?
原标题:教师招聘男生考20分进复审,这样的成绩有必要参加面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