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何热衷更换LOGO】爱奇艺今日官微宣布Logo换新,展现更激情好奇、更创新创造、更温暖简单的青春形象。
升级后的品牌LOGO中,最大的变化是iQIYI“破框而出”,代表娱乐可以突破想象,交流可以穿越边界。爱奇艺表示,剧场模式塑造内容新业态,跨屏互动打破不可能定律,虚拟现实赋予人生新内涵。科技之魄,艺术之魂,不被常规所束缚,不被界限所羁绊。
企业logo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英文说法,指的是商品、企业、网站等为自己主题或者活动等设计的logo商标或徽标。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英文说法,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logo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网络中的logo徽标主要是各个网站用来与其它网站链接的图形标志,代表一个网站或网站的一个板块。另外,LOGO还是一种早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LOGO的起源
Logo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每个氏族和部落都有一种与本身有某种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即称之为图腾)。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等等。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
上古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古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为方便联系、标示意义、区别事物的种类特征和归属,不断创造和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标记,如路标、村标、碑碣、印信纹章等。广义上说,这些都是LOGO。在古埃及的墓穴中曾发现带有LOGO图案的器皿多半是制造者的LOGO和姓名,后来变化成图案。在古希腊,LOGO已广泛使用。在罗马和庞贝以及巴勒斯坦的古代建筑物上都曾发现刻有专用的LOGO,如新月车轮、葡萄叶以及类似的简单图案。欧洲中世纪士兵所戴的盔甲,头盖上都有辨别归属的隐形标记,贵族家族也都有家族的徽记。中国古代,自有作坊店铺,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标志,在唐代制造的纸张内已有暗纹标志,到宋代,商标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LOGO的设计原则
1.简洁
2.在黑色和白色底色下均能良好显示
3.在小尺寸下能良好显示
4.在众多情况下能良好显示(如产品包装上,广告上等)
5.通常要包含公司的名称
6.作为公司的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能充分展示公司的沟通意图
企业为何热衷更换LOGO?
无论对于哪家品牌而言,LOGO无疑是最重要的招牌资产。作为品牌在消费端最主要的视觉形象,LOGO承载了品牌的理念、形象及用户认知。但换LOGO毕竟不是件小事,除去设计的成本,还需对产线、渠道、包装进行更新。
在消费者注意力不断被信息碎片削弱的这个年代,品牌标识的重要性也在加速放大。一个品牌标识,背后可能蕴含着一家品牌适应时代、展望未来的战略路径,又或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
无论对于哪家品牌而言,LOGO无疑是最重要的招牌资产。作为品牌在消费端最主要的视觉形象,LOGO承载了品牌的理念、形象及用户认知。但换LOGO毕竟不是件小事,除去设计的成本,还需对产线、渠道、包装进行更新。
换个LOGO没那么简单
品牌们扎堆换新LOGO的背后,暗藏着它们那新的商业野心。
简单而言,换新LOGO将帮助品牌与此前形成的固有形象区分开来。对想要寻求变化的品牌而言,这种改变实际上能让品牌向消费者及市场展现自己求变的决心。
这场LOGO换新潮里,做减法成为了趋势。从互联网到汽车品牌,LOGO的简化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如奥迪、丰田,扁平化设计成为品牌们所钟爱的选择。
而这一趋势,或许与这个信息繁杂而又破碎化的时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过去,品牌的营销与宣传更多的是以广告牌、电视广告等形式为主,颜色丰富、立体化的LOGO更易在信息缺乏的年代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视线。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线上取代线下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战场,从丰富多样的网络广告,再到完善健全的社媒平台,简洁、扁平的LOGO则更适合现在这种多元化的传播需求。
尤其是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这个时代,扁平化设计更能适应屏幕相对较小的手机。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更易在繁杂的信息中脱颖而出,不知不觉地在用户脑中留下印象。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在今年品牌换新的LOGO,基本都以简洁扁平为主要特点。但是虽然这种风格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品牌的核心价值,但过于简单的设计也有可能导致品牌的辨识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