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又是一年“飞絮”时 飞絮过敏怎么办?飞絮会不会传播新冠病毒?飞絮过敏人群如何做好防护?
来源:综合2022-04-14 15:10:55
大字

又是一年“飞絮”时 飞絮过敏怎么办?飞絮会不会传播新冠病毒?飞絮过敏人群如何做好防护?】近段时间飞絮期又到了,北京、西安、南京在内的多地进入飞絮期,这些絮状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引起部分敏感人群过敏,飞絮被吸入鼻腔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过敏性反应,如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等,不仅鼻涕眼泪一把抓,严重的还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困难。

同时,“满城飞絮”让不少人开始担心,飞絮会不会导致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易过敏人群如何做好防护?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资料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飞絮会不会传播新冠病毒?

在4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

image.png

【资料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μm,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吴尊友说。

对于大家关心的新冠病毒会不会通过杨柳絮飞扬造成传播,吴尊友表示:“应该说,不会。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另外一方面,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

●飞絮过敏怎么办?如何对抗飞絮?

每年从4月到6月,我国南北方都会遭受飞絮的侵扰。

在华北地区,产生飞絮的主要树种为杨树和柳树。以北京为例,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

在南方,以南京为例,每年4—6月,法桐行道树球果成熟开裂,果絮随风而散,对市民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易过敏人群来说,每年春夏时节都要体验一次被飞絮支配的恐惧,“忽如一夜飞絮来,千人万人鼻炎犯”。

那么,如何对抗飞絮呢?

1.躲

和其它过敏一样,敏感人群最好脱离过敏原,白天尽可能待在室内。飞絮会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一般中午最多,敏感人群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即便要做户外活动,也要在杨柳絮比较少的时候,比如早晨、夜晚,降雨后会大幅度缓解。室内通风要关好纱窗,注意室内卫生,湿式清扫,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

2.防

防絮入鼻:飞絮细小,易被吸入鼻腔,之后的事你懂的,鼻塞、鼻涩、流鼻涕、打喷嚏接踵而来,严重的甚至引发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敏感人群要像防霾一样防絮,口罩使用时应遵照其使用说明佩戴,佩戴时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密闭性越好防护效果越佳。

防絮入眼:飞絮入眼,很难清除,会导致敏感人群眼睛红肿、流泪,上面携带的大量灰尘和细菌也会入眼引发炎症。外出时佩戴纱巾,护目镜、眼镜等,尤其是骑行外出的人,增加了飞絮迎面入眼的机会,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

包裹自己:皮肤易过敏的人群,尽量避免皮肤接触飞絮,否则皮肤瘙痒难忍,甚至红肿发炎。外出要“包裹”自己,戴帽子,穿长衣长裤,尽量避免皮肤与飞絮直接接触。皮肤沾上飞絮后,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有助预防过敏或减轻过敏症状。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千万不要抓挠,轻轻拍打、冷敷、涂止痒药可减轻症状。

image.png

【资料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3.及时清洁,注意安全

外出后返回应先洗手,同时清洗鼻腔和面部,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

image.png

【资料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杨柳飞絮高发期要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尤其是附着在电暖器等加热电器表面以及家具和地板表面的飞絮;室内可使用吸尘器及时清理。

定期打扫汽车内部,及时清理飞絮和灰尘。

注意消防安全,严禁乱扔烟头,严禁明火引燃飞絮。

重要提示: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感染,眼睛红肿感染,皮肤斑、丘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应考虑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同时,除了会引发过敏外,飞絮还容易引发火灾。因为杨柳飞絮内含有大量油脂,遇到明火后极易燃烧,且蔓延速度极快,飞絮时节,要尽量关闭门窗,避免飞絮进入室内。进入室内的飞絮要及时清扫。飞絮易燃,一定不要随地扔烟头或用其他明火引燃飞絮,以免引发火灾等事故。

*本文所有资讯均来自公开信息,仅作阅读于参考,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

综合新华网、北京疾控

图源新华社图片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