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居民收到一快递,内包装为无纺布袋,拆封后即将外包装丢弃。
11月15日,据媒体报道,北京中关村街道接到海淀疾控中心通报,科源社区居民一件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发出的快递物品外包装检测结果为阳性。
11月13日晚上,其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警方电话,称当地陆续检测出快递包裹有阳性。逐级上报后,海淀区疾控中心去其家中采集3件咽拭子和10件外环境,无纺布袋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事实上,在北京检出快递外包装阳性之前,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最近也发现类似案例。
一时间,舆论哗然,半个月前收到的快递居然呈阳性。病毒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能在快递表面生存多久,还会传染人吗?
“来自疫区的快递包装外表面大概率会带有新冠病毒,毕竟新冠病毒感染者会通过多种途径外排病毒。但经过远距离和长时间运输,存在死病毒的可能性较大,活病毒的几率很小。”16日,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赵卫表示,即使是死病毒,但它依然有核酸,所以核酸检测时会呈阳性。但因为是死病毒,没有活性,一般来讲不具备传染性,公众对此大可不必过度恐慌。
海淀区疾控中心方面称,检测出包裹内包装的无纺布袋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阳性,只能证明这个包裹曾经被新冠病毒污染过,包裹上的病毒究竟是否有活性、是否有传染性,无法凭基因片段检测得出结论。
至于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到底有多长?
在印刷品和薄纸表面,3小时后即检测不到有活性的病毒了。
而在衣物表面,病毒可以存活2天,
在不锈钢表面,可以存活7天。
在外科口罩表面,7天之后仍然可以检测到较多的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而最近,澳大利亚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对上述研究进行了进一步拓展,他们将10微升新冠病毒液滴喷洒于六种日常物体表面,探讨病毒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长。)
研究发现40℃条件下:
病毒在棉制品表面存活时间少于16小时;
在玻璃、钢材、纸钞、塑钞等材料表面可存活24小时;
在乙烯基材料表面可存活48小时。
在30℃:
病毒可在棉制品和乙烯基材料表面存在3天,
在玻璃、钢材、塑钞等材料表面可存活7天,在纸钞表面存活21天。
而在20℃:
病毒除在棉制品表面存活少于14天外,
在玻璃、钢材、纸钞、塑钞、乙烯基材料表面至少可存活28天,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4℃最稳定,14天之后大部分病毒依旧存活。
22℃下7天后仍然可以检测到存活的病毒,但是14天之后就完全检测不到了。”赵卫强调。
“因此,来自疫区的快递在经过长距离运输后,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较小。”赵卫说。
在他看来,更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冷链运输的物品:
三文鱼上附着的新冠病毒在4℃存活时间至少10天,25℃时存活2天,两种温度条件下病毒滴度随着时间延长均不断下降。此外,自由悬浮在细胞培养液中的新冠病毒在4℃和25℃条件下存活时间至少8天,但病毒滴度在4℃下变化不明显,25℃下滴度下降明显。
赵卫建议,公众尽量不要购买来自疫区进口的冷链食品,尽可能减少生吃冷链食品,加热处理过的食品基本上是安全的。收快递者可以在室外环境中拆下外包装弃于垃圾箱中,有条件尽量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操作,弃置后应及时洗手。
新冠病毒在物体上能活多久?
新冠病毒在物体上的存活时间并不固定。它受物体材质、湿度、温度、紫外线、消毒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则几分钟就会死亡,长则可能会存活14天,甚至更长。
新冠病毒存活时间,跟具体的受物体材质、环境湿度、温度、紫外线、消毒剂等多种原因影响,所以并不固定。用75%的酒精杀毒,几分钟病毒就可会死亡,但在4度左右的环境中可能会存活14天,甚至更长。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空气气溶胶中可存活3小时,中位半衰期为1.1-1.2小时。此外,相比铜(8小时)和纸质材料(24小时)等,新冠病毒在塑料和不锈钢上的存活时间可达72小时,在塑料和不锈钢材料的中位半衰期分别为6.8小时和5.6小时。
二、影响新冠病毒存活时间的因素
1、物体材质
新冠病毒落在不同材质上,存活的时间不同。铜表面上存活4个小时,在纸板上可以存活24个小时,玻璃或塑料物体表面可存活9天左右。
2、温度
新冠病毒不耐高温,在56度的高温下大概30分钟左右可杀死全部的病毒。在4度环境下新冠病毒可能会存活14天左右。
3、湿度
新冠病毒喜湿不喜干,湿度越大存活时间越长,在干燥的环境中一般存活时间较短。
上述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做好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对于预防新冠病毒传播与感染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