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这句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想要打铁就要有足够硬的榔头,这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需要具备相应的实力和素质。这句话放在全党的高度,“自身硬”是指党自身建设所要达到的效果。
首先,这彰显了决心态度。将“还需”转变为“必须”,语气上更加斩钉截铁,正是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斗争只有进行时”强硬表述。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多个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打虎拍蝇、反腐斗争不断向纵深挺进,党气、政风焕然一新,群众拍手称赞。
其次,这反映了形势严峻。“必须”的内涵更肯定和迫切,突出了“自身硬”对党的必要性。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中美贸易摩擦、南海问题、改革步入深水区等等,都提醒我们,这一梦想,绝非一片坦途。“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作为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推动者、建设者,唯有必须自身硬,才能时刻走在前、干在先,才能承担起历史和时代的责任。
再次,这体现了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顶层设计上更加明确我们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将“还需”变为“必须”,凸显“必须自身硬”是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壮大的基础和前提。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生动展现了“自身硬”从“还需”到“必须”过程,也深度诠释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离不开“自身硬”、必须做到“自身硬”。
党员干部要领会和践行“必须自身硬”,将其变成主动和自觉。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之基;通过观看《李保国》《八佰》等当下流行的革命教育影视作品,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另一方面,认真钻研业务。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追求,心无旁骛学习,专心于所做,干出业绩,并通过求教于老同志、网课学习等方式与时俱进,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