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九天微星卫星工厂在唐山开工 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来源:新京报2020-09-01 15:01:59
大字

【九天微星卫星工厂在唐山开工】9月1日,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唐山市路南区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该工厂将于2021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引入智能化软硬件短周期生产卫星


服务卫星互联网“新基建”需求

据悉,唐山卫星工厂将于2021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该工厂引入AGV机器人和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能够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条件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有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卫星制造与研发基地。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卫星互联网的企业之一,九天微星曾率先完成百公斤级卫星发射和运营。而此次该工厂还将智能化、脉动式的工业产线引入卫星制造领域,以探索改变传统的卫星制造模式,批量化生产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

有专家指出,2020年至2030年是卫星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轨卫星数量为2218颗,未来10年内预计数量将扩大10倍,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于低轨通信卫星。在中国大力推进5G的同时,美国正在推行5G直接上卫星,计划通过近十万颗卫星组网建成全球天基网络,既为欧美地区提供太空WiFi,也可以在海洋、空中及一带一路国家、地广人稀和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为数十亿人提供随时随地的宽带网络服务。

2020年或成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


批量生产卫星成为关键

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COO彭媛媛在开工现场表示,卫星工厂不仅是卫星整星总装生产基地,还是卫星技术与应用研发实验室。公司将依托现有的卫星和通信技术积累,积极开展下一代通信系统及平台的设计研制,推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研发和行业示范应用拓展,为卫星工厂提供“高科技、低成本”的技术成果转化。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业界认为,这标志着2020年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并预计其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资阵地。同时商业航天发展的分水岭因此形成,行业发展也从“游击战”转为“阵地战”。根据公开数据,国内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卫星需求的增长必然带来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变化。有专家指出,在此背景下,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关键,针对我国卫星产能相对不足的现状,卫星工厂模式是满足行业刚需的必然选择。卫星研制生产周期也将从传统的30个月缩短到数周/天时间。

据彭媛媛介绍,唐山卫星工厂的启动也标志着九天微星发展进入新阶段,公司B+轮融资也随后正式启动。根据公开数据,九天微星此前共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累计超过5亿元,是国内民营卫星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中航产投、国富资本、中科创星、三峡金石、中信证券、国知智慧基金、昌发展基金等国资背景基金,以及天奇创投、君紫资本、上元资本等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参与了九天微星此前的投资。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