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病毒性肝炎感染人数逐步下降 专家呼吁实施早期肝癌监测
【我国病毒性肝炎感染人数逐步下降】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日前,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在京召开“2024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大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等出席大会。
病毒性肝炎感染人数逐步下降
据常继乐介绍,我国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加大推进消除肝炎危害的进程。病毒性肝炎感染人数逐步下降,保护了数千万儿童免受乙肝危害;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治愈率达95%以上。
马丁•泰勒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病毒性肝炎预防、诊疗技术水平、治疗可及性明显提升,他对中国肝炎防治工作寄予厚望。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根据我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的风险。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尹遵栋研究员介绍,2020年我国1-6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5.86%,1-4岁儿童乙肝流行率降低到0.3%,估算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
消除肝炎危害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负担依然沉重。现有肝炎病毒感染者和肝炎患者人数众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众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肝炎患者的社会歧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实现世卫组织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目标任务艰巨。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编写的《中国肝炎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率、治疗率有待提高,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及肝癌疾病负担依然沉重。超过70%的肝硬化、超过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有关。每年肝癌死亡病例30万多人,超过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0%。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等专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专家建议,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情况下,成年人一生至少做一次乙肝筛查。
近年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国家疾控局领导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发挥专业优势,为各地开展消除肝炎危害行动试点提供支持,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公益项目。
专家呼吁实施早期肝癌监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等专家介绍,我国在慢乙肝临床治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到2024年6月底,研究队列成功入组患者27814例,已实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6448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等专家的研究显示,临床治愈方案对儿童患者效果突出。当天,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中心技术支持的“幸福一生”儿童乙肝临床治愈公益项目启动,该项目将重点聚焦儿童乙肝的临床治愈。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慢性肝病三步曲,只有遏制肝炎进展,才能减少重症肝病的发生。我国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15%。与会专家呼吁要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肝炎患者全病程管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早期肝癌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肝癌病死率。
广州医科大学、纽约大学医学院潘启安教授介绍,慢乙肝患者肝癌风险比常人高出15-20倍,国际上不同的肝病专业组织都推崇超声+血液三项监测小肝癌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认为,定期监测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建议通过信息手段提醒医患双方加强对肝癌的监测,慢乙肝患者每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AFP检测和超声检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丁惠国教授介绍,日本应用AFP、AFP-L3、DCP三项生物标志物检测,联合腹部B超检查,开展高风险人群早期肝癌监测,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生存率。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