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调整会不会太快?专家解读来了

【疫情防控调整会不会太快?专家解读】

刚一个多月,新冠疫情防控从优化“二十条”,到“新十条”到“乙类乙管”,很多人觉得我们的防控优化步子是不是迈得大了?如此疫情防控调整会不会太快?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12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应该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

梁万年回应称,分类管理是我国防控的策略,依法科学管理也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具体将一种传染病划定为法定的或者不列为法定的传染病,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是综合考虑病原体的特性、疾病的特征、传播速度和范围,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卫生健康系统的防控救治能力等因素而做出的决策。当前对新冠感染的调整已达到条件,时机也是恰当。

“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例如人类对病原体认识的深入,防控救治能力的提升,人群免疫水平的提升等,传染病的分类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也会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梁万年表示,这一次的调整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基于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国内国际疫情形势和未来走向,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等依法做出的科学调整。从法理的依据来看,一种传染病可能对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时候,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的时候,国家就应该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的防控因时因势的优化调整。

原标题:疫情防控调整会不会太快?专家解读达到了条件

责任编辑:王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