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路上,铭记医者初心——河南省儿童医院​医生冯迎军

2003年毕业后,冯迎军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工作,17年如一日,一直兢兢业业奋斗在临床一线,以精湛的医术和仁者的胸怀为患儿解除病痛。担任心血管内科主任以来,冯迎军带领科室不断钻研新技术新业务,实现了多项技术零的突破。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冯迎军主动请战,成为河南省儿童医院隔离病区负责人,全面负责隔离病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他始终坚持把隔离病区患儿和医护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在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成功救治全国最小重症患儿小沐恩,并最终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

临危受命,救治全国最小重症患儿小沐恩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广大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主战场。身在省市两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战“疫”集结令一响,冯迎军就义无反顾地向组织提交“请战书”,舍小家、为大家,驻守一线,为这里的新冠患儿保驾护航。期间,他参与救治了全国最小重症新冠肺炎患儿小沐恩,成为了7岁新冠患儿的“临时爸妈”和“临时老师”。

疫情之初,冯迎军就写下请战书,随后便开始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的基础研究、临床指南、防控措施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同时,作为心内科负责人,他立即制定了科室内岗位替代的应急预案,以确保调离岗位后不影响原科室工作。

2月21日,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国,冯迎军临危受命,正式走进儿童医院隔离病区。

隔离病区的工作是紧张的,为了适应新环境、新流程,尽快熟悉现有的病人,尽快查摆问题并持续完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每天只睡不到4个小时。冯迎军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接打电话最多的一天整整有100个,然而这只是繁忙工作中的冰山一角……

2月22日下午,冯迎军来到隔离病房的第二天,病房接收了从信阳转来的新生儿新冠肺炎患者,也是全国最小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小沐恩。

小沐恩的病情发展迅速,入院时心率快达到160次-180次/分,合并心脏功能不全,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烦躁不易安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尿量少等一系列症状,化验检查还提示存在严重的感染……

“疫情当前,时不我待,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使命!”在医院专家组的指导下,冯迎军带领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对小沐恩实施了紧急抢救。为了客观评价患儿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冯迎军冒着风险,将听诊器通过防护服塞进自己的耳朵,从而获得了孩子病情的第一手资料。

救治小沐恩的13天来,冯迎军和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一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湿了一次又一次,带着紧勒皮肤的护目镜,雾水蒸发了一次又一次,带着不透气的双层手套,手心的汗湿了又湿,无眠无休陪小沐恩度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直到孩子康复出院。

“临时爸妈”变身“临时老师”,悉心呵护新冠患儿

2月22日,河南省儿童医院还接诊了一名来自信阳的7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贝贝(化名),贝贝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被确诊的同时,奶奶也确诊为新冠肺炎并在信阳当地治疗。

医院专家组为他迅速制定出了有别于成人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同时,考虑到贝贝的年龄特点以及和家人分离的特殊情况,冯迎军带领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不但充当起他的“临时爸爸妈妈”,还成为了他的“临时老师”,承担起贝贝治疗、护理、生活、学习等全方位的照顾任务。

在隔离病区,冯迎军为贝贝制定了符合他年龄特点的课程表,让孩子早睡早起,为他设置了阅读课、数学课、美术课、音乐课,并适度控制看动画片的时间。这里的医护人员还会给他睡前讲故事,不断安慰鼓励,帮他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住院生活不但没有影响贝贝的学习,反而让他学了不少新东西。

“孩子一个人在郑州治疗,一开始挺不放心的,没想到你们把孩子照顾的这么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住院期间,贝贝妈与医护人员视频连线,得知孩子住院情况后,非常激动和感激,向医护人员深深鞠躬。

出院前,贝贝将一副画有爱心的绘画送给贴心陪伴他的“临时爸妈”和“临时老师”,表达着孩子最童真最纯粹的情感。而直到此时,在走进隔离病区十多天后,冯迎军才给家里通了第一个视频电话。

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初心不改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皆是上天赐予父母的最好礼物。作为一名从医已有17个年头的医务工作者,冯迎军始终悉心呵护每一个患儿,前进路上,永葆医者初心。

作为科室主任,他常常告诫科室人员:刚参加工作时往往都是激情燃烧、信心满满,但过些年头,有些人似乎就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不再有当时那份激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怎样守住自己的初心呢?冯迎军的秘诀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敬佑关爱每一个小生命,为他们真心付出。

有一位2岁的小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重症肺炎,病情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均有残疾,由爷爷奶奶带孩子。冯迎军为了更好地观察孩子的病情,连续5天待在医院没有回家。经过慎重讨论,最后成功给孩子的心脏实施了介入手术。他带领着科室人员尽心尽力为孩子诊治,同时发动大家从生活上给予照顾,大家轮流帮忙买饭、照看。看着孩子一天天好转,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欣慰,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由于病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出院那天,冯迎军主动给病人补交了住院期间的欠费,并且帮忙买了回家的车票。孩子的爷爷奶奶感动得老泪纵横,对全科人员千恩万谢。

一天夜里,120送来一名7岁的暴发性心肌炎的孩子,心率一度慢到每分钟只跳17次,命悬一线。冯迎军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立即从家里直奔医院,紧急给孩子安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使孩子转危为安。最后,经过一天天的治疗,孩子终于可以脱离起搏器了,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出院那天,这位小患者送给全科人员一件礼物——孩子自己画的一幅画。画中是一群医护人员在照看一名生病的孩子,孩子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一件件、一幕幕,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却温暖着患病的孩子们,为他们照亮前行之路。“如今医学发展很快,医院发展很快,但是,前进路上,一定要牢记医者初心,那就是为孩子们看好病,做一个好医生。”冯迎军如是说。

精勤不倦,勇攀医教研高峰

作为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科室负责人,冯迎军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他刻苦钻研,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升自身及学科专业技术,怀着一颗救死扶伤的爱心,日复一日,默默奉献在临床一线。

为了更好地服务心血管疾病患儿,他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带领科室率先开展全省首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开展了医院首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先心病介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是儿童心内科2大核心技术,这2项技术的开展是专科水平的标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为患儿有效解决了病痛,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随后,他不断前行,在科室逐步开展了心腔内异物取出术、冠状动脉造影术、肺动静脉瘘封堵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封堵术、心内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造福中原患儿。

提升技术的同时,冯迎军主动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他多次跟随医院医联体专家团队,深入地市县义诊、授课。他深耕科研、教学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并获得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助力医教研协同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凭着过硬的技术、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意志,辛勤耕耘在临床一线的冯迎军,赢得了良好口碑和高度赞誉。

责任编辑:张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