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日益精细化 引导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风险管理日益精细化】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的修订工作,形成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认为,对《资本办法》进行修订,有利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促进银行持续提升风险计量精细化程度,引导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修订核心围绕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展开,对银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银行资本管理重点是计算资产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要按照资产风险不同类型、特点匹配相应资本、赋予不同权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修订办法的有关规定分别计量,无论是银行信用风险,还是市场、操作风险,其理念、方法、思路以及相应的后期管理和检查等规则都有较大修订。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和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变化,《资本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新问题。“‘征求意见稿’立足国内银行业经营现状,对接国际监管最新成果,在坚持风险为本、强调同质同类比较、保持监管资本总体稳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上,从多维度完善资本管理框架。”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介绍,一是构建了差异化的资本监管体系。随着银行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类型商业银行百花齐发,但由于发展模式、发展重心的不同,商业银行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资本充足情况也有分化。按照银行间的业务规模和风险差异,划分为三个档次银行,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其中,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划为第一档,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资产规模和跨境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的银行纳入第二档,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第三档主要是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商业银行,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并引导聚焦服务县域和小微。二是灵活调整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总体上,增强标准法与高级方法的逻辑一致性,提高计量的敏感性。限制内部模型的使用,完善内部模型,降低内部模型的套利空间。三是修订重视计量和管理“两手硬”,强调制度审慎、管理有效是准确风险计量的前提,为银行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正向激励。

赵锡军认为,下一步,银行要按照业务运行特点,合理平衡存贷模式数字化转型后的风险。同时,要依法依规采集和使用各类数据信息,这是适应数字化背景的一个硬性要求。不同类型银行的业务边界差异大,银行要坚定业务类别发展方向,确定市场定位、核心业务范围,这也是修订意见的要求之一。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