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铸就大桥魂 ——中共河南大桥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先进事迹
中共河南大桥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成立于2012年,现有33个党支部,党员183名,预备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60多名。
作为一家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成长起来的本土民营企业,多年来,大桥石化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跟着党建学管理,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不空、不虚、不保守、敢创新”的党建特色;总结形成了“职工的心,企业的根,抓党建就是抓人心”,“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大桥党建经验,为新时代下做好非公党建工作提供了示范样本。
将党建引领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大桥石化党委始终坚持把“讲政治,有方向,有理想,正能量”作为发展理念,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紧密融合。一是健全组织,筑牢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公司董事长任党委书记,党委出台了党委、董事会联席会议决策制度,7名党委成员全部是董事会成员,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行交叉任职,参与企业发展经营决策,实现了党委班子和经营班子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同时,专门设置党建专职副书记,配备了15名党务工作人员,成立党委办公室,形成书记主抓,副书记专抓,党务工作者协抓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落实党员骨干双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党组织建立以来,累计吸纳51党员进入管理层,通过岗位攻坚、一线历练,在企业骨干、优秀员工中发展党员28名,截止2020年底,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党员比例达到83%。
打造“不空、不虚、不保守、敢创新”大桥党建特色
不空,即是抓好“两个建设”。支部建设和阵地建设。根据大桥石化点多、面广、线长的业务特点,企业经营到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把支部建在加油站上。2018年,投资900多万元建成大桥石化红色家园教育基地,由党建展厅、讲习所、电教馆、演播大厅、播音室等组成的党建阵地,可同时容纳200多学员党课培训学习,开创了非公党建新模式。
不虚,即是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党组织。大桥石化党委紧跟时事政治,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并经常邀请省内外党建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授课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党员成为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同时,党委每年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井冈山、延安、韶山、遵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通过参观学习受到了熏陶,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近百座加油站、企业下属单位成立党员示范岗、突击队、志愿者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各个带头干,困难时候看得见,关键时候站出来,危险时候冲向前,形成了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党员“聚在一起是一团火,散开是满天星”,凝聚起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磅礴动力。目前,大桥石化每天为5万多辆车提供加油服务,2万多辆车提供免费洗车服务,直接或间接服务司乘人员10万余人。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党委成立5支党员突击队、33支小分队、105个志愿者服务站,把疫情防控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考场,积极发挥作用,设卡点、量体温,除菌消杀做防护,守护了3000多名员工和每天上万名顾客的生命健康,实现了“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工资不打烊”的庄严承诺,为“六保六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型党组织,链接互联网+党建,建立了党建网站,开通了大桥石化红色家园微信公众号,每天1分钟语音播报,5分钟讲党史,累计播报1500多条;开通了空中党课、抖音直播、VR/AR网上720度全景云智能展厅等,多种形式传递党的好声音。作为非公党建的典型,大桥石化党建不保守,践行“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的理念,目前累计联建支部9个、党建结对有160多个单位,帮扶280个单位,自费出版各类党建书刊50多种,免费赠送超过2万余册,大桥石化红色家园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达6万多人。
总结形成“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大桥党建“三力”经验
多年来,大桥石化通过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企业从成立党支部时,年营业额只有3个多亿,到2020年增长到40多个亿,员工人数也从700人到现在的3000多人,翻了10几倍,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大桥石化党委通过抓党建总结形成了“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三力”经验,已在非公党建领域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征。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
在党建引领下,大桥石化勇担社会责任,先后捐款300万建设大桥石化原阳县希望学校,捐款500万元,用于新冠疫情防控,拿出1000万元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安置部队转业军人100多名,解决安置下岗职工600多名,精准扶贫3个村126户,多年来,在抗震救灾、精准扶贫、帮困救助、捐资助教、修路架桥等公益慈善事业上资助总额超4000万元,彰显了一家民营企业的大爱与担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平论 夏天)
责任编辑: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