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只!公募基金数量再上台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已达5983只,距离突破6000只大关仅一步之遥。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8月12日确认,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的数量已超过6000只。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就在公募基金数量再上一个台阶期间,除货币基金外,各类型基金均有增长,货币基金则由于收益率降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类货基理财产品竞争等因素明显缩水。

用时16个月再增1000只

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4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0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3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5983只,资产合计13.46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公募基金产品于2018年3月首次突破5000只,达到5085只,彼时管理规模达到12.37万亿元。从5000只到6000只,公募基金用了约16个月。

拉长时间看,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突破1000只是在2012年,彼时距离首只公募基金出现已过了近15年。随后,公募基金又用了不到3年,从1000只增长到2000只,截至2015年3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2027只。此后,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公募基金数量增长明显提速。从2000只到3000只,用时14个月,截至2016年5月,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3036只。从3000只到4000只,用时仅9个月,截至2017年2月,公募基金数量达到4029只。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目前为止公募基金数量跨越1000只关口用时最短的一个时间段。从4000只到5000只,用时13个月。

货基缩水明显

中国证券报记者比较公募基金产品在突破5000只(2018年3月)和6000只(2019年6月)时各类型产品的情况,发现期间货币基金明显缩水。

首先是开放式基金。2018年3月,开放式基金4531只;2019年6月则增至5259只。其中,股票基金从2018年3月的817只增至2019年6月的999只,增加182只;同期,混合基金从2212只增至2478只,增加266只;债券基金从1017只增至1305只,增加288只;QDII基金从137只增至146只,增加9只。不过,货币基金从348只降至331只,减少17只。

不仅是开放式基金,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从5000只增至6000只之际,封闭型基金数量和份额也是双双大增。记者梳理发现,封闭型科创主题基金带动封闭基金规模明显增长。在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封闭型基金增加170只,净值增长3515.58亿元。

就在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从5000只增至6000只之际,货币基金是所有基金类型中唯一一个产品数量缩水的类型。期间,货币基金份额也从7.32万亿份降至7.28万亿份;2019年6月末净值总额较2018年8月末的阶段高点缩水超过160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货币型基金缩水,主要是由于收益率降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类货基理财产品竞争等因素内外影响。以余额宝为例,2018年3月31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4.178%,2019年6月30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299%。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一元起购的理财产品出炉,是货基不得不考虑的竞品。

整体收益跑赢大盘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从较长时期来看,基金整体表现优于大盘。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在2018年3月31日前成立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共266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这些基金在2018年3月3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中位数为-4.43%,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6%。具体来看,期间上述基金中93只取得正收益,11只收益率超过20%,3只收益率超过30%,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率达33.28%。再拉长时间看五年业绩,2014年6月30日以前成立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在2014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收益率中位数为68.61%,仅有1只收益为负,收益率最高的基金涨幅高达231.49%,而在这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6.27%。

再看偏股混合型基金。Wind数据显示,在2018年3月31日前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共559只,这些基金在2018年3月3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中位数为-3.32%,同样优于上证综指。具体来看,期间上述基金中206只取得正收益,16只收益率超过20%,8只收益率超过30%,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率高达40.03%。从五年业绩来看,在2014年6月30日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共439只,其在2014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仅有16只收益为负,中位数涨幅为66.29%。其中收益率最高的基金上涨243.14%。

如何挑选基金呢?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做好自我评估,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其次,提高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了解,例如通过基金定期报告、第三方专业机构了解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历史表现等;最后,养成分散投资、定投等投资习惯。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