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在C刊扩展版文章公布 网友称“查重率只有0.9%”

【杨幂在C刊扩展版文章公布】知名影视演员杨幂在C刊扩展版发表文章的话题引起热议。

国家广电总局主管、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在2024年第六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的文章,署名为“杨幂”。

6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广联合会学术部方面获悉,上述文章作者确实是知名影视演员杨幂。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注册信息为“环球时报影视文化传播官方微博”的新浪微博账号 @环球时报文娱在6月24日发布了上述杨幂署名文章《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的全文。

文章摘要部分介绍:本文基于影视剧中演员的角色构建,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关雪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分析探讨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及其分类情况,指出在角色构建过程中,演员需要对创作习惯及演绎手法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演员个体创作习惯的梳理,探究其在角色构建和理解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演员应加强艺术修养,通过不同的表现技巧和内心活动来赋予角色以生命力,进而提升作品的品质和影响力。

文章分为“引言”“演员的角色构建”“演员创作习惯分类”“影响演员创作习惯的因素”“结语”五个部分,杨幂全文以“笔者”自称,含摘要在内共有3800多字。

对于文章主题“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杨幂在文章中分成三个层面讨论。杨幂写道:

首先,根据演员在角色塑造和表演过程中的创作习惯,可以将他们分为“内心导向型”和“外在导向型”两类……《哈尔滨一九四四》中的关雪在人物设定上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为演绎好这样“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特务头子,一个反派角色”,笔者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试图通过表现她内在的坚韧与顽强来引发共情反应,由此催生演员同角色间的共鸣纽带。

其次,根据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程度,可以将他们分为“深度解读型”和“浅层理解型”两类……笔者当前正处在从“表面解读”到“内涵探索”的过渡期,迫切希望跳出原有的认知框架。在近几年的表演实践中,笔者不断尝试对所饰演人物进行更为精细的解读、更为深入的挖掘,出演的角色形象日臻丰满与多元。

再次,根据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变化适应能力,可以将他们分为“自我调节型”和“固执己见型”两类。

结尾部分,杨幂总结:影视剧中演员的创作习惯直接影响作品的优劣与传播力,值得重视。在影视剧表演实践中,演员应致力于角色的心理建构,细腻捕捉并展现情感波动,而不能仅停留在对角色外在特征的设计。角色演绎栩栩如生以及观众内心受到震撼,无不源于演员对所饰演人物的深入思考与透彻理解。加强艺术修养是演员不断提升表演技能的重要路径。在影视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态势下,演员须适应多样类型与风格的作品,在打牢表演基本功底的基础上辛勤耕耘,朝着攀登艺术高峰的目标努力前行。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杨幂文章的注释共有两条,分别是《人民日报》2022年6月23日文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时代同步伐——为人民讲故事讲人民的故事》,以及新京报报道《<哈尔滨一九四四>编剧:关雪和宋卓文只是逢场作戏》。

上述杨幂文章公布后,“杨幂论文查重率”话题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称将上述文章进行论文查重后发现,杨幂这篇文章的查重率“只有0.9%”。

对此,有网友认为,杨幂文章发表的栏目“交流之窗”是一个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栏目,其重在交流经验,对学术深度、专业性方面,也不会那么严苛。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于1987年,设有特别关注、专论、个案研究、讨论与思考、环球视野、交流之窗、观点、征文等栏目。

《哈尔滨一九四四》是由张黎执导,秦昊、杨幂领衔主演的谍战悬疑剧。该剧于2024年4月首播。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