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学生希望课间能出去玩 课间十分钟可以做点什么?

【超六成学生希望课间能出去玩,课间十分钟可以做点什么】近日,就“课间十分钟”话题,新京报记者通过微信、微博以及线下等多渠道,对在校中小学生和其家长分别开展了相关调查,三百余名家长和中小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超7成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关于课间活动有相关规定,如不准在走廊内奔跑和不准在教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课间主要是外出喝水、上厕所,或者在教室内看书、写作业。

课间为何“静悄悄”?在调查中,不少家长认为,校方出于保证安全、提高学习成绩、便于教学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也有家长表示有现实因素的制约,比如,十分钟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去操场活动;学校场地有限,学生数量多,没法开展课间活动。

新京报小记者对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在校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填写问卷的学生年龄段集中在10至12岁。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学生对目前的课间安排不满意,65%的同学希望课间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者自行走出教室,自由玩耍。

对于目前孩子不能在课间充分运动的情况,不少家长表示担心。超七成家长认为,课间不充分运动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及时缓解压力。不利于培养运动习惯和容易造成视力下降也是家长担心的主要原因。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好“课间十分钟”?75%的家长认为,课间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超六成家长认为学校要做好安全教育,减少安全隐患。同时,一半家长认为学校可以探索在室内、走廊也可以开展的课间活动,超四成家长认为可以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新京报 杨菲菲 )

课间十分钟可以做点什么?

1、进行必要的准备

课间休息,可以适当为下节课做必要准备,完成一些需要做的事情,可以上厕所、打水,为上课提前准备,不影响下节课上课。上课前三分钟可以适当预习,把课本拿出来,对老师要求背诵和掌握的内容熟悉一下,准备一些老师可能需要提问的问题,让上课更有效率。

2、不要剧烈运动

课间休息时间很短,剧烈运动后不可能有充裕时间来调整恢复上课,心跳不平静很难集中起所有注意力,这势必会影响听课效果。  

一节课的紧张学习,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腰及四肢肌肉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这时毫无准备地去进行剧烈运动,身体很不适应,容易引起运动性创伤。  

3、做缓和一些的运动 

高三学生在课间休息的10分钟时间里,既不应坐在教室继续学习不活动,也不宜参加剧烈运动,比较理想的休息方法是下课后立即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一下身体,做一些比较和缓的运动,如做操、游戏、散步和远眺等,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达到课间休息的目的。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