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去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3万人次 高技能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二
“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作为技能河南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主要抓手,已连续三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之首。2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聚力谋出彩”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项目的完成情况。
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甄介绍,2024年,河南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27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12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24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95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634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超过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多劳动者通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在提升培养质量方面,统筹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培训专项、现代服务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高技能人才培训专项、农民工技能培训专项等十个专项行动,加大订单、定岗式培训力度,为企业定向培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急需紧缺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1.1万人,为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中坚力量,强化人才储备。
2024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人数占新增技能人才总数的比例达46%,较2023年的38%大幅提高,技能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制造业强省、农业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人社部门聚焦全省重点发展、用工需求量大的产业领域,汇集发改、工信、农业、住建、商务等部门和各地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河南建工”“豫农技工”等10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着重提升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着力破解“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结构性就业矛盾。
同时,注重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学校布局、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三个调整优化”,完成4所技师学院、2所高级技校设立审批和15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围绕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新设51个新专业,建设22个“高水平”专业,研究构建20余个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把车间任务融入课堂,把课堂搬到车间”,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精准度和产业适应性显著提升,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
此外,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新获评技能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名,新评选中原技能领军人才15名,通过技能竞赛授予943人“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