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土地要素保障持续发力 已批准建设用地77批次、面积1.61万亩
2月10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土地要素保障实现“开门红”,今年以来,全省已批准建设用地77批次、面积1.61万亩,供应土地1.64万亩。
今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着眼稳经济促增长发展目标,把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效率、助力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全年红”作为重中之重,印发工作方案,成立用地保障工作专班,细化责任分工,完善制度机制,持续发力。
在保障用地空间方面,该厅有序推进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实施,全面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加强项目用地和规划统筹,将市县新谋划、未列入市县级规划清单的重点建设项目纳入乡级规划项目清单,加快推进规划审批,为全年重点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同时,统筹优化用地空间布局,对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支持各地按要求加快开展城镇开发边界布局优化,先后完成周口市绿色船舶智造基地、濮阳市台前县化工园区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用地空间的城镇开发边界调整。
在土地要素支撑方面,第一季度先行预支13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保障稳经济集中攻坚项目用地需求,郑州航空港区、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原农谷等重点地区(功能区)发展需要,服务全省38个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黄河滩区迁建县、大别山革命老区县乡村振兴。
部门协同联动,提升服务质效。在兰考至原阳高速公路兰考至封丘段项目中,通过提前介入项目选址选线,实施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县级直报,仅用17天就完成用地预审与选址批复,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漯河市依据规划条件同步编制土地出让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组织土地供应,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1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为优化审批服务,省自然资源厅重构全省用地智能审批系统,实施建设用地模块化审查,变“先组卷后审查”为“边组卷边审查”,构建建设用地“录入即合格、生成即符合”审查报批新模式,使全省用地报件的平均审批周期从300天压缩至180天。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