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面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精准发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支持民营经济融资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崔晓芙介绍,近年来,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持续推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全力支持我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4年10月末,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2961亿元,同比增长5.9%,较年初增加1294.3亿元。同时,持续增加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24年10月末,全省今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1092.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44.7亿元,为民营经济贷款投放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保障。在降低民企融资成本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连续三次下调。2024年10月份,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6个、0.5个百分点。
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增强资金实力,更好地支持我省民营经济重点领域。截至2024年10月末,全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4209.5亿元,同比增长9.7%;全省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余额679.2亿元,同比增长12%,有力扩大了民营企业资金来源。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卢伟表示,农行河南省分行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加快信贷投放,扩大服务群体,单列民营企业信贷计划,优先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新增信贷资源。对民营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平行作业、限时办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积极让利民营企业,对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实施利率优惠,减免业务费用,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主动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对暂时性经营周转困难的企业给予续贷安排。截至10月末,已为1.52万户民营中小企业办理续贷,金额超82亿元。同时,加强产品创新,拓宽服务渠道,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质效,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省内股份制银行的排头兵,中信银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常辉锋称,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按照总行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安排,强化服务升级、模式创新,有力支持了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包括7个方面30项措施,通过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优化审批授权方案、加强银企对接、强化组织保障等,多举措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聚焦重点领域,完善产品体系;加强协同联动,做实综合服务。目前,分行对民营企业融资整体呈现“量增、价降、结构优”的特点。截至10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44亿元,较年初新增17.3亿元,增速5.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新投放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66BPs;信用类贷款余额占比23%,较年初提升2个百分点。同时,为1家民营企业发行债券5亿元,为3家民营上市公司办理股票质押融资25亿元,为7家企业引入战略投资15.6亿元,为13家企业成功推荐上市辅导券商。
小微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普遍。对此,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志胜表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活性强,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从全国看,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重接近80%,如果再加上个体工商户,就占到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96%以上,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我省看,截至目前,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020万户,带动就业超过22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就业主渠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小、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不稳定,企业信用画像和银行信贷风控很难精准,面临着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机构“放贷难”并存的问题,亟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进一步打通堵点卡点问题,构建直达“最后一公里”的普惠金融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各级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高效运转,着力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深入组织摸排走访。在初步摸排基础上,加强重点小微企业走访对接,持续充实企业“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两张清单。二是加快推动授信放贷。推动银行对清单内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快审快贷”“应贷尽贷”,提高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占比。三是健全配套支持政策。研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政策激励措施,推动银行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特点提供特色化融资方案,扩大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按照不高于1%的费率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担保。四是加强工作监测调度。定期调研指导,了解机制运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四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对增量惠企政策的实际感受。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