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乐团奏响千年“潮音”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正在演出。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暑期到来,博物馆更“热”了。7月19日一早,河南博物院入口处队伍排起长龙,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一览“镇馆之宝”的真容,还有不少游客是特地为了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演出而来。

在华夏古乐团演奏厅里,演员们根据文物复原的钟鼓磬瑟、管箫琴笙等乐器,奏响的现代流行音乐令人耳目一新,引发观众共鸣,“这才是真正的国风音乐”“古今音乐的碰撞太有趣了”……据工作人员介绍,暑期除了每周一外,华夏古乐团每天演出3场,几乎场场爆满。

8000多年前,舞阳贾湖先民手执精致的骨笛吹响了优美的旋律,开启了华夏音乐文明之源。如今,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复刻出贾湖骨笛,并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古乐新奏,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8000多年的“乐龄”,24年的“团龄”,华夏古乐团早已是河南博物院的“网红”IP。乐团自2000年成立以来,便以音乐文物为基础,对中原地区古代乐器、服饰、乐曲以及演出场景进行复原和舞台演绎,爆款作品频频“出圈”。

改编后的古乐版《一块做好事》曲调悠扬、富有韵味,一经推出,单日播放量便高达1.2亿;复原古乐器演绎的《清平乐》、古乐版《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作品引发网络热议……

“通过对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再经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到古乐也可以有这种表达形式。”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说。

截至目前,华夏古乐团已演出近2万场,前来欣赏的观众达200多万人次。一场场精彩演出的背后,需要怎样的付出?

首先是复制古代的乐器。悠扬浑厚的编钟、古朴苍凉的埙、轻柔典雅的瑟……这些在舞台上演奏的乐器都是以文物为蓝本制作而成。为了最大程度复刻“中华第一笛”贾湖骨笛,“从制作材料的不断尝试,到寻找合适的骨笛制作者,团队耗时十几年才得以完成。”谈及古乐器复原的困难,霍锟印象深刻。

古乐器尚且有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可以参考,而中国最早的乐谱直到唐朝才出现。以古代音乐为基础的华夏古乐团,为了让现代观众倾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往往要翻阅无数资料,从历代文献找到古代乐谱进行翻译、破解、创编。

“有了乐器、乐谱,演奏人员再穿上和时代背景相符合的服饰,这三者就构成了演出的基本元素。”霍锟说。

对于流行音乐的改编,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霍锟介绍,要根据每首歌的意境、旋律来编配。“其实整个过程非常‘烧脑’,要一点点把旋律移植到古乐器上来演奏,再一遍遍打磨,最终才能呈现出满意的效果。”

“可以说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时代。随着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为音乐文物的‘活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霍锟说,未来,希望一端牵手历史,一端紧跟时代步伐,演奏出历史深处独属于中华民族心灵的声音。

暑期的华夏古乐厅座无虚席,绵延悠长的天籁之音仿若从远古穿越而来,中原盛世的音律在这里不断重现,把远古又新潮的音乐传递到观众心间。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