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分在即,考生必看!郑大、河大2024招生计划公布!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高考学子

了解2024高校招生政策

助力河南学子圆梦

近期

小编将陆续推出

“豫”见大学——高校有“高招”系列文章

围绕省内高校

集中展示

招生计划、招生政策、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往年录取分数线等信息

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

今天带大家了解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一、郑州大学概况及特色

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

郑州大学有这么几个特点:

1.规模大。目前在校生达到7.2万人,其中本科生4.3万人、研究生2.7万人,还有来自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人。本科生规模多年来都是全国第一。郑州大学今年招生计划1080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省内外计划同步增加,招生规模为全国高校第一。

2.学科全。郑州大学有12大学科门类;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等3个学科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科。

3.实力强。最新公布的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有5个,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前1%的学科有17个;学术机构ESI排名列全球第216位、国内高校第23位。

4.发展快。学校合校20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有一些指标已经进入到全国前20多位。四年以后本科毕业,或者七年以后硕士毕业,学校的发展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有31个一级博士点、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7个一级硕士点、3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还有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有专任教师45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25人,杰青、长江、特聘教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65人,优青、青长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7人,教授91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80%以上。

6.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科研实力强,成绩显著,在神舟系列宇航员出舱面窗关键防护装置研究、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研究、1类新药阿兹夫定研发、金刚石光电材料研究、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车用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非开挖工程技术和装备、“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的高效制备技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工艺、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植物油菜素内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隋唐史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二、招生计划及政策、专业介绍以及填报志愿的建议

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一)本科招生专业选科要求有所调整

今年起,学校专业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有所调整,绝大部分理工科、医科专业选科要求为“物理+化学”,绝大部分文科专业选科要求为“不限”。

(二)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有调整

今年起,艺术类各专业按照综合成绩,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文化课和专业课各占50%,综合成绩满分为750分。

学校的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等专业在身高、器种或舞蹈类别等方面还有特殊要求,详情请登录郑州大学招生网查看。

今年学校招生专业有无变化?

学校今年按照“25个大类+42个专业+1个试验班”招生。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将招生大类视作一个专业志愿填报即可。

今年新增五个本科专业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舞蹈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另外,学校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惠灵顿学院今年开始招生,招收建筑学、风景园林、工业设计三个专业,共225人。

简要介绍学校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

学校有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还有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分别是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另外,学校还有6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4个国家特色专业。

请介绍贵校往年在河南的录取情况(分数及位次)

2023年录取的情况是:

临床医学“5+3一体化”,最低位次在8400左右,高一本线111分;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录取最低位次在8700左右,高一本线110分;

普通类:

理工最低位次在29600左右,最低分超出一本线75分;

文史类4300左右,最低分超出一本线55分;

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类最低位次36500左右,最低分超出一本线67分;文史类6700左右,最低分超出一本线43分;

护理(理工类)

最低位次在53700左右,最低分超出一本线50分。

请问贵校在河南的录取原则是怎样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一)我省是按平行志愿录取,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5%,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

(二)学校按照进档考生的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安排录取专业。

(三)按照平行志愿投档服从调剂的,进档后原则上不退档。考生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四)部分专业对色觉有要求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考生不能录取的专业有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科学类、医学类等19个大类或专业; 

不能准确识别出红、黄、绿、蓝、紫任一色的考生不能录取的专业,除上述(色弱、色盲)不能录取专业外,还包括工商管理类、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这里仅做提醒,详情也请登录郑州大学招生网查看。

在填报志愿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一)2024年河南省内院校志愿仍然为12个,可以根据个人分数和位次,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和位次,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由高到低制定自己的学校报考方案。

(二)另外,要综合考虑个人情况,譬如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并参考目标院校专业的录取位次情况,做出专业的选择。

(三)我想强调的一点是,郑州大学的招生类别多,分数位次覆盖的区间大,譬如,理工类,2023年最高分649分,在临床医学5+3,位次3400名,最低分564,在护理学院,位次在54000名左右。所以,位次在5.5万名以上的考生不妨都把郑州大学作为选择。

三、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

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怎么样?

学校努力探索特色人才培养“质保理念”,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把“让每个学生更优秀”的质保理念融入到全流程培养中。学校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强“化学基地班”“人文科学实验班”“钱三强物理英才班”“穆青新闻实验班”“嵩山实验班”等多个特色人才培养班。坚持“实现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导师化”,打造“拔尖学生培养共同体”。

化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学校入选“英才计划”和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自行设立16个卓越实验班,入选教育部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52个国家和地区的275所高校或学术机构建立国际合作,着力培养能够面向国际、对话世界的优秀人才。近3年,郑州大学本科生学位授予率平均为99.54%;近3届本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为88.36%;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为86.80%。近6届院士评审中,有12位郑大校友(教师)当选。

学校毕业生深造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41%,其中保研率为15%,出国升学3%。国内升学80%以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四、河南省近三年录取情况参考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一、河南大学概况及特色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双一流”、河南“双航母”战略机遇叠加,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

学校2017年、2022年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提质晋位,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学校熔铸了“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河大新时代精神,构建了本硕博全覆盖的培养体系,探索了跨学科、跨院校、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模式,擘画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学校现有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82个本科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学校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三大奖的全覆盖,科研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尖期刊,实现历史性突破,解决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学校汇聚了一批以院士、学部委员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逐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700多人,其中院士、学部委员6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领军人才2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5人。

承载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1亿河南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大学”的愿望,招生规模增加1420人,其中校本部新增不少于700人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历史的学校,是一所有梦想的学校,更是一所有使命的学校,为满足河南亿万人民“在家门口上好大学”的朴实愿望,2024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10420人,其中校本部新增不少于700人。河南省作为学校的主要生源地,2024年普通类本科一批新增491人,占校本部新增总量的70%。

学校紧跟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变革趋势,确立了“强理振文、新工新医”的办学新主线。2024年新增计划重点投向理、工、医类学科专业,比如医学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自动化、量子信息科学等。

二、招生计划及政策、专业介绍

以及填报志愿的建议

2024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10420人,招生专业共计93个,包括12个大类招生(含36个专业)和57个专业招生。

1.新增4个招生专业

2024年,学校新增四个招生专业,分别是量子信息科学、密码科学与技术、法语、舞蹈表演。其中舞蹈表演在河南戏剧艺术学院招生。

2.地方公费师范生扩招100人

地方公费师范生实行“省来县去”招生政策,即:全省招生、提前批录取、定向县(市)就业;在校培养期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在培养期可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推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设岗县(市)通过直接考核招聘方式提供就业岗位及编制。

2024年,学校地方公费师范计划招生200人(比2023年增加100人),新增“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学和“地方优师”学前教育,其中“地方优师”文史:汉语言文学30人、历史学20人、学前教育30人,理工:地理科学85人;“学科教师”理工:教育技术学35人。以上计划均在提前批地方公费师范批按照平行志愿录取,“1个院校+1个专业+1个设岗县(市、区)”为 1个志愿,每批次设 12个志愿,不设志愿调剂。

三、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

1.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本博贯通“菁英博士”实验班

本博贯通“菁英博士”拔尖人才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技精英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先行在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学科试点实施,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实行“4+4”本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本科4年+博士4年),学制为8年。原则上在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启动。

本科阶段(4年),前两年实施通专融合教育,第三学年开始,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和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主要为学科基础课程、前沿专门课程、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基本的科研训练;本科第四年进入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即学科高阶课程的学习和更为深入的科研实践。

在博士阶段(4年)实施由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知识创新、应用实践能力提升、博士论文写作提供充裕的智力支持。

2.夯实拔尖学生培养载体,继续开展“明德计划”、“卓越计划”实验班招生和选拔工作

“明德计划”和“卓越计划”是学校近年来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深化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重点打造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和应用学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品牌,面向实验班依托招生专业(类)进行选拔。目前开展的实验班有汉语言文学等14个专业。

2024年实验班招生专业汇总表

3.本硕一体化培养,继续开展“菁英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验班选拔

“菁英计划”实行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一体化的贯通培养以及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模式,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年获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含直博生)资格后可进入研究生课程和研究学习阶段。目前开设“菁英计划”的专业有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数学,从在校生中选拔。

注:2023届生物学“菁英计划”学生以共同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了封面研究论文,实现了学校在学生培养期间发表顶级期刊的新突破。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依托学校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举办,采取“3+1+2”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即3年本专业学习+1年教育类课程+2年教育硕士。

河南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

培养计划”招生专业

4.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和辅修制度

学校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转专业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没有转出成绩和排名的要求。学校专门制定有《河南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暂行办法》,根据此办法,每年春季学期组织开展转专业工作,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在第二学期都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转专业。各学院根据专业自身教学资源等条件合理制定接收计划、考核办法,明确具体要求,根据考核结果择优录取。

同时,学校还实施辅修制度。开展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育工作,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与主修专业归属不同专业类的专业。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符合河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辅修证书并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5.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通过个性化辅导、专场招聘、岗位推介、资金扶持等措施,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稳定的用人单位群,其中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超过2000家;每年在校园举办各类招聘会7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学生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较高,应届毕业生保研率达14%左右,升学率40%左右。

四、河南省近三年录取情况参考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