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追溯汉字源头 赓续中华文明

漫漫历史长河,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有了汉字,中国历史才由口口相传发展为以文字作为媒介的客观全面记载;有了汉字,中华民族才得以了解过去、记录今天、昭示未来。3000多年前,商人创造出来的甲骨文,被证实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在农历三月初三拜祖之际,我们再次寻访汉字源头,阐释甲骨文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信息,以期更好传承中华文明。

甲骨文是汉字和汉语的鼻祖

3月29日晚,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场夜游活动开启,人们纷至沓来,共赏汉字之美。该馆打造了“一片甲骨惊天下”青少年主题展览,主要介绍甲骨文的发现、传世、发掘以及甲骨文记载内容等,引导孩子们探寻汉字的演变历程。

“我们正在充分挖掘汉文字传承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推动文字文化传承创新,以带动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汉字鼻祖,不断揭秘中华文明密码。”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表示。

“甲骨文是生生不息的汉字和汉语的鼻祖,也是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素材。”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甲骨文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五大自源古典文字之一,堪与西亚两河流域发现的距今5500年左右的泥版楔形文字、北非尼罗河口发现的5000年的古埃及碑铭体圣书文字,以及后来衍变出的纸草僧侣草体文字、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古印度印章文字、美洲民族公元初期发明的玛雅文字等交相辉映。

宋镇豪认为,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量有4000多个,其中约1300个见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多个大都为消逝的人名、地名和祭祀名等,但其词性词义大都可据文例语境而基本得知。

“甲骨文语言是汉语的母语,内部有一个比较规范的表意语音系统,形声字就已占到40%以上,成为中国秦汉以后汉藏语系的重要源头。”宋镇豪说。

甲骨文是探知殷商文化的丰富史料

从考古发现来看,商代文字的载体有甲骨、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角器,相应就有甲骨文、金文、玉石文字、陶文、骨角文字等名目。

甲骨文在中华文化与文明传承中有何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真正的中华基因,足以筑牢中华传统文明发展进程的基盘,可据以追索中国上古史的未知,窥探距今3300多年前后的殷商社会生活场景,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延伸历史轴线。”宋镇豪说。

甲骨文中记载有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的商王、贵妇、王室成员、卜官、贵族、各方巫师、地方要员等特殊群体,以特有的甲骨卜辞或记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的生活事象,还有神名、先王先妣名、贵显人物名、诸侯方国君长名、部落族长名、外交使者名与神话传说人物等。”宋镇豪介绍。

“在甲骨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商王朝王位继承法与婚姻亲属制的特点,王事与臣属活动的政治景观,重大事件中的人物思想情感表现,商王与诸侯方国的关系,官僚机构与职官的职掌,社会生活中权贵与平民、奴仆的阶级结构,经济产业的管理者与手工业劳动者的等级关系,不同族群的宗教意识观念,军事战争中的武官、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和攻防行事,丧葬祭祀中人殉人祭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及其与墓主的关系等。”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浩认为,这些内容使得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

甲骨文中还记有商王国政治疆域地理架构以及相应的内外服制度、风霜雨雪的气象及水旱虫灾、粮食作物以及名类繁多的建筑名称。20多种乐器名、10多种不同祭歌名、50余种病患记录……可以说,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甲骨卜辞中均有展现。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文明,如何赓续?殷墟所在地、甲骨文发现地安阳正在设法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多一些和文化文明深度接触的机会。

在安阳,“萌宝寻商”“字见殷商”等研学课程,让甲骨文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殷墟》《根脉·殷墟》等文艺作品,立足今天、回望历史,向观众展示了殷商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殷墟博物馆新馆,游客可以通过模拟考古发掘过程,亲手挖掘出“商代文物”,体验考古乐趣。新馆还推出甲骨文面条、甲骨文咖啡,实现美食、饮料与甲骨文的“跨界融合”。

郑州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阿西姆慕名到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看过一件件文物后,他仿佛看到了3000多年前商朝人的生产生活。“博物馆采用中英双语的介绍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方便、深入地了解伟大的商文明。”他说。

近年来,安阳市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紧紧围绕殷墟甲骨文这个核心品牌,充分发挥其在世界上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根基性文化、地标性文化作用,持续推进甲骨文发掘保护、收集整理、研究阐释、文创开发、研学旅行、数字应用、交流传播等工作,联动殷墟博物馆、殷墟大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洹河夜游”、“古城夜游”等项目,全面提升殷商文化核心圈影响力。

穿越千载的甲骨符号,正在唤醒历史。

记者 李林 杨之甜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