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水陆联运枢纽港

现代化的周口中心港,成为箱通世界、货运全球的物流枢纽。河南日报记者方化祎 李昊摄

清明假日期间,周口港中心港区附近,一片油菜花开得正盛。龙门吊、货船、金黄的油菜花,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春日胜景下的码头船来船往,集装箱不断被起吊、装运。随着近年来沙颍河航运量的突飞猛进,周口港迅速崛起成为河南水运的“龙头”。2017年,周口市货物运输量完成1100万吨,到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2915万吨,占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1%,集装箱吞吐量26946标箱,是前一年的3.3倍。

周口港成为“豫货出海口”和“海货入豫口”

说起周口,除了中原粮仓、文化名城等固有“标签”,不得不提近几年新增的一张独特名片:水陆联运的内河港口。

遍数辖区内各县市,无一不具备通航能力或潜质。周口按照“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不断强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水运港口方面包括27个沿海主要港口、36个内河主要港口。周口港入列36个内河主要港口,位列前五。

按照国家级内河大港标准打造临港新城,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成为周口的新使命。

国内,相继开通周口港至太仓港、淮安港、大丰港、凤阳港、连云港港、上海港6条集装箱航线,实现了通江达海内河航运目标,周口港成为“豫货出海口”和“海货入豫口”。

国际上,在商务部鼓励试点的CIFA多式联运提单的作用下,周口港又开通了到达美国洛杉矶长滩港集装箱国际航线,使周口港成为中原腹地连接世界物流的水上门户枢纽,为周口乃至河南省进出口贸易企业开辟了国际物流新通道。

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已经成为周口上下的共识。以中心港区为核心,周口在全市大力布局10个港区,明确定位,错位发展。目前,周口中心港规划的东、中、西3个作业区77个泊位中,中部8个港池、47个千吨级泊位已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年3500万吨以上的货运周转能力。

积极争创国家级临港经济区

一个城市的发展,脱离不了所处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有着航运优势的周口,进入了向海而生的新时代。

“进圈入链”成为主动追求。充分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优势,用足用好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农业资源、岸线资源、港口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变基础优势为发展优势,加快进入长三角经济圈、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变交通枢纽为枢纽经济。周口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平漯周高铁建设,加快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四升三”航道工程、贾鲁河航运开发工程建设,加快周口民用运输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周口港地方铁路建设,加快骨干物流通道、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把周口建设成为“公铁水空”一体快速无缝转换的多式联运枢纽,塑造枢纽经济新优势。

强化数字治港。周口顺应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应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布局建设数字化生态圈网络,大力发展物流电商和跨境电商先导产业,加快建设港口智能体,实现船悦其行、物优其流。

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表示:“要树牢周口不是省际边缘而是开放前沿的理念,向先进地区看齐、以一流港口为范,推动临港经济加快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临港经济区,把周口打造成为中原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责任编辑:王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