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大学组)——“农业智能赛”


一、简介

农作物种类识别与采摘以及畜禽的饲养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次比赛聚焦农作物种类识别与智能化采摘、畜禽自动喂养,以实现高效,高质、智能化为目标,关键在于农业生产中的识别与定位、自主导航、机械设计等。

二、比赛任务

本次比赛分为两项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将2类农作物,每类2-3个共5个,在2类中随机抽取1类农作物,识别并抓取该农作物成熟时期的模型,搬运至仓储区。第二个任务是将3类动物模型,每类1-2个共5个中随机抽取一个动物,正确识别并点击模型展台上的饲喂按钮。

根据裁判给出的某种农作物种类,将该农作物抓取并搬运至仓储区域,表示搬运成功。

根据裁判给出的某类动物,点击饲喂该动物旁的饲喂按钮,以饲喂按钮灯光亮起,表示饲喂成功。

最后小车到返回区域停止,至此,比赛结束。

三、比赛场地

3.1比赛场地(如图1)

Ø场地尺寸:320cm×340cm

Ø场地材质:PVC材质印刷板

Ø田垄:由20cm板子代替(仅供参考,具体以比赛实际场地为准)

Ø场地环境:室内,灯光

image.png

图1比赛场地简图

3.2机器小车出发返回及作业区域

整个比赛场地布局如图2所示:

Ø在比赛场地的左下角及右上角设置70cm ×70cm的正方形“出发/返回区”,用于参赛机器小车出发与返回。

Ø比赛场地中共有2条田垄,田垄长180cm,宽30cm,高20cm(待定)。

Ø田垄中心线上水平布置5个间距为30cm的农作物点与动物点,两侧的点位与田垄边界30cm。

Ø场地边界与最外侧田垄直接留有70cm的通道,相邻田垄之间留有宽70cm的通道。

Ø场地内各条通道的正中间有一条宽为3cm的白色循迹线。

image.png


图2比赛场地尺寸及位置(尺寸单位:cm)

图示说明:

绿色区域:比赛场地

黄色区域:田垄

白色线条:循迹参考线

四、机器人要求

1.参赛机器人必须全自主作业,具备自主运动、自主识别等功能。比赛时,禁止参赛机器人识别记录已掉落在赛场地面上的农作物与动物模型。

2.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禁止使用外部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Xbox手柄等)与参赛机器人通讯。

3.参赛机器人数量不应超过1个。

4.参赛机器人尺寸要求控制在长500 mm×宽500 mm×高500 mm范围之内(指出发和结束时的尺寸,运行和作业过程中不受此限)。

5.参赛机器人制作成本不作规定。

6.严禁参赛机器人污损场地。

五、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分得分项和扣分项。评分标准细则如下表所示。

得分项:成功搬运指定农作物至仓储区50分(识别农作物10分,搬运并移动20;搬运至仓储区20分);成功识别指定动物模型并点亮旁边的饲喂按钮30分(识别动物模型10分,点亮指定动物模型旁边的饲喂按钮20分);返回“返回区”:20分。

扣分项:田垄移动、受损或破坏、行进中手动矫正车辆每次扣5分。

image.png

六、赛程赛制与比赛流程

6.1赛程赛制

参赛机器人从出发区出发,遍历2条田垄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裁判给出的某种农作物种类,将该成熟时期农作物抓取至车上并搬运至仓储区域。(2)根据裁判给出的某类动物,点击饲喂该动物旁的饲喂按钮,以饲喂按钮灯光亮起(3)结束后参赛机器人自动行走到返回区域,至此,比赛结束。

6.2比赛流程

1.比赛场地数量依报名队伍数量而定,每支参赛队伍根据抽签顺序在指定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2.点录及检验。按照比赛顺序,由点录组点录并检验机器人,参赛队按顺序进场准备比赛;

3.抽号。由于每个小组的农作物是随机摆放的,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我们共给出了10组场地布局,每个小组先抽赛场场地布局号,然后工作人员按照小组所抽布局号布置场地。

4.签字。参赛队一名队员签字确认成绩。签字确认后成绩不得更改。

七、注意事项

1.比赛开始前,各队应调试部署好各自的机器人,并将机器人放置在各自的出发初始区;

2. 比赛准备:每个参赛队的参赛机器人进入出发区有3分钟准备时间,用于对机器人进行简单调试。

3 比赛时间:裁判鸣哨比赛开始计时,参赛队伍举手示意比赛结束。参赛机器人单轮比赛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超过10分钟的以10分钟时所处状态计分。

4. 每支参赛队伍安排2轮比赛,取最高分为每队的最终得分。不同参赛队伍得分相同时,以用时短者为胜。

5 参赛机器人必须从指定的“出发区”出发且出发时参赛机器人必须整体位于该区域内。

6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可人为干预机器人作业。

7 比赛结束时,参赛机器人应返回“返回区”(机器人在地面投影至少50%进入返回区)。

 

责任编辑:赵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