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湿地碧波起 八万飞鸟洛城栖

黄河湿地碧波荡漾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了“网红打卡地”

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洛阳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人头攒动,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区候鸟归……“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洛阳

河南商报记者高鹏 文/图

上个周末,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从开馆至今,这里日均接待游客量超过万人,成了“网红打卡地”。而在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区,这里也成了候鸟争相栖息的理想地。11月10日、11日,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洛阳,领略黄河沿途生态带的秀美风景。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了“网红打卡地”

洛阳偃师,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是考古学家认定的“最早的中国”。

11月10日上午10时许,位于偃师市翟镇镇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门口已排起了长队,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二里头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被发现并开始考古发掘,迄今已60年。考古发掘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公众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的认识,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所在,有“华夏第一王都”之誉,在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博物馆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套),系统地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的探索历程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藏品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集中展示了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

漫步在遗址公园,你能在这里看到中国第一个十字路口,路面最宽20米,相当于现在的四车道。由四个十字路口围成了“井”字,是中国最早的“井”字城市主干道网,“井”的中间就是宫城,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至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的数量超过万人,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

小浪底水库使下游河床20~25年基本不淤积抬高

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媲美钱塘潮。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渺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济源市边界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也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1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历时10年。

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的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黏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对下游河段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的供水、天津市的城市用水、河北省的白洋淀和大浪淀水库补水、保证利津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向海口河段的鱼类提供繁衍用水等方面的作用巨大,提高了下游400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保证率,改善了下游的灌溉引水条件。通过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可减少下游河床淤积78亿吨,使下游河床20~25年基本不淤积抬高。

小浪底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与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区吸引越来越多的候鸟栖息

冬日暖阳下,清澈的黄河水沿着黄河故道静静流淌。漫步在洛阳吉利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栈道上,鸟群时而飞过。

这一番景象,对于吉利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杨永锋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2016年开始,他从早到晚都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摄影器材观测鸟类。

“随着湿地公园的生态越来越好,我们已经监测到了248种鸟类。”一提到鸟,杨永锋就打开了话匣子,这几年间,他自己用相机记录下的鸟类就有116种,苍鹭、斑嘴鸭、豆雁、白鹭、大鹁、黑鹳、天鹅,都成了相机镜头里的“常客”,用他的话说,“天鹅在这里都不稀罕。”

杨永锋说,现在吉利黄河湿地保护区已有38种国家一级、二级鸟类保护动物,鸟的数量超过了8万只,“越来越多的候鸟来这里栖息过冬了。”

按照规划,吉利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面积将达到25平方公里,围绕打造“自然黄河”“水利黄河”“文化黄河”“民俗黄河”“科教黄河”五个黄河的理念,通过生态恢复和保护,着力建设集湿地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呈现与黄河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生态保护区。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