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最孤寂的艺术馆:为艺术家营造的乌托邦

 

90后画家郭冰心个展《她它她》,展期约3个月

河南商报记者何童谣/文见习记者左冬辰/图

今年,莫空间已经5岁了。2014年5月,伴随“超过物”国际艺术交流展的开幕,莫空间正式诞生。然而对于大多数郑州人来说,它依然足够高冷神秘。

从不做大众宣传;将地址设在新密城郊;前来参观一般需要预约;对参展的艺术家作品要求非常严苛;展览所产生的收藏交易,90%并非来自本地人……这一切都摆足了姿态,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10月30日上午,我们决定实地走访。一路按图索骥,在郑少高速新密西出口向南2公里处,敲开了莫空间的大门。

1

最孤寂的艺术馆

树荫、草地、池塘,院子里种了许多树,还有一条叫做哈瑞的摇着尾巴的狗,展区的入口则在草木遮掩处……这一切亲切得就像农家大院,并没有想象中的距离感。

在大门右侧一间房里,莫空间的创办人邢培俊手里拿了部富士XE-3相机走了出来。他的朋友圈和公众号里那些充满审视和结构感的照片,都出自这部相机和他的手。“先喝茶还是先逛展馆?”他问。为避免干坐闲聊的尴尬,我们选择先看展。

莫空间不算小,主要分为三个展区,其中E展区除了用作展览,也曾被用作艺术家卡特琳娜·玛丽娜丽的工作室,同时也举办过妲妮菈·露丝的讲座。虽然地处郊区,但这个网友眼中孤独而神秘的莫空间、这个被称为是郑州最孤寂的艺术馆,却不断有海内外的艺术家前来造访。

当天正在展出的是莫空间的老朋友张钰和90后艺术家郭冰心的双个展,展期约为3个月。

“我像一个判了冤罪的恶人,每一幅玫瑰都是在坦白交代不一样的罪过。”在E展区,张钰的自述静静地屹立在入口处。展区内以她的年龄为线索、以玫瑰为主题的画作中,穿插着她的旁白。挣扎、愤怒、嘶吼、平静……艺术家的情绪就这样袒露于画作之上,供世人评判。

“好的作品,真实是第一位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她的绘画就是她的行动。”邢培俊向我们讲述他对艺术的理解。

在90后艺术家郭冰心的展区,我们见到了许多大幅的自画像。肆意、自由、宣泄,与张钰的作品不同,她的画里充满了古怪和灵气。“这是个年轻画家,这些画都是她工作间隙挤出来画的。”邢培俊说。

按照之前的了解,这里的每场个展都由莫空间的灵魂人物——被誉为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六个外国人之一、意大利策展人莫妮卡·德玛黛来亲手操持。

“灯光、位置、空间顺序这些都由莫妮卡弄,我就是个搬运工,干点体力活儿。”邢培俊这样描述自己在这儿的工作。

2

为艺术家营造的乌托邦

莫空间还有一个在全国都称得上独特的计划——在展区一侧的独立小院里为艺术家提供免费食宿,邀请来参展的艺术家进行至少20天的深度交流,大家一起生活、吃早饭、爬山、喝茶。

这一切是那么的理想主义,这是一家民营艺术机构尽全力为艺术家营造的乌托邦。

然而当神秘、孤独、理想主义这些词都在为莫空间的艺术品位加冕时,艺术的桂冠似乎更应该属于馆内唯一的员工——杜四龙。

他曾是新密的煤矿工人,也是附近的村民,自莫空间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守着这里,也创造了一段传奇——年前,他作为《说莫嘛》的第28位讲述者,跟随《成为莫妮卡》纪录片团队到意大利参展,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值得铭记和回味的一笔。

“很奇妙,不是吗?”说着,邢培俊兴奋起来。一名新密郊区的村民,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有一天也可以漂洋过海,站在意大利人面前,讲述自己与艺术的相遇。

此时树叶转黄,天空灰蓝,而在莫空间,任何人都可以与艺术相遇,没有距离。

责任编辑:徐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