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光影中原 辉煌历程

俯瞰济源市王屋镇愚公新村(2017年9月摄)。随着济源市“迁村并户”工程的实施,愚公故里的农民迁出深山,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常正文摄

郑州机场T2航站楼启用。本报记者邓放摄

“牡丹13号”地铁盾构机。曾宪平摄

俯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鲁山段(2017年3月摄)。韩自豪摄

中欧班列满载着“中国制造”疾驰在“一带一路”上。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许俊文摄

1982年,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在郑州祭城镇为农民演唱豫剧。周淑丽摄

1965年4月5日,在太行山红旗渠分水岭举行红旗渠通水仪式。魏德忠摄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习近平

巍巍嵩山,滔滔黄河,见证着中原大地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南这片镌刻着红色印记的沃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让中原更加出彩”成为引领中原儿女奋斗新时代的最强音——

全省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五位,预计2019年将突破5万亿元,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根基稳固有力;持续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客车、盾构机、智能手机等成为河南制造新名片;持续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强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壮大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神舟飞船、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上有了更多河南元素;持续打好基础能力建设牌,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启动、米字形高铁网率先落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持续打好新型城镇化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无中生有”打造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硕果累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焕发出新时代风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四水同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请通过镜头,感受时代进步,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赵文佩